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出强化川桂合作、建设川桂产业合作园的决策部署。昨(20)日,“川桂产业合作示范园—成都芯谷”和“川桂产业合作示范园—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在四川和广西同步挂牌。
川桂产业合作示范园建设模式
川桂产业合作园区,主要依托两省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企业格局,采用“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模式。一方面,充分挖掘两省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深入发掘广西沿海沿边辐射东南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吸收借鉴两省区现有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国别合作园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和“飞地园区”的发展基础及成功经验,并努力探索一条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
川桂产业合作示范园建设三步走
近期,定点连线。利用1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看得见的成功样板,探索一套可复制的成熟经验。为避免重复投入、快速开展试点、迅速形成经验,前期主要考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等重点领域遴选3—5家在川、桂跨省区拥有一定生产基础的大型企业,通过结对挂钩等方式挂牌4—8个园区示范点,展开试点探索经验。
中期,利用2年左右时间,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设立省(市、州)际引导基金,鼓励推动市(州)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两省区产业互动,广泛设立园中园或新建园区。紧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产业领域,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为索引,遴选招引3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建设5—10个大型园区,在两省区同步形成产业配套性强、企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初现的省际互动、产业互动、政企互动的良好格局。
远期,辐射全域。着力打造“一园一主业、一区一特色、园区内配套、园区间互补”的多极发展态势。深耕龙头企业和上下游核心配套,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建设,在园区间、省区间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圈,持续推动两省区产业经济共生共建共进共强,为两省区深度融入国家全面开放战略、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