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乡镇医疗人才紧缺难题 渠县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

2018-12-29 21:39:14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解决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空编率较高,医疗卫生人才“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等突出问题,从2016年开始,渠县县委编办开始在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探索开展“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工作,促进县级医疗卫生人才有序向基层一线流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有效缓解了乡镇医疗卫生人才紧缺难题。

据了解,近年来,渠县大力强化医疗卫生人才编制保障,充分激发现有编制潜能。县委编办坚持卫生事业编制专编专用,充分保障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用编需求,将每年的卫生公招用编计划大幅度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县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空余编制主要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确保”乡镇招得到人、县上留得住人”。

渠县建立健全县乡医疗卫生人才上下互派机制,探索实施“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2016年以来,县卫计局根据乡镇(社区)卫生人才需求,在县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遴选138名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优秀人才匹配到乡镇(社区)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岗位,帮助部分乡镇卫生院建立了新的专业科室,同时,在乡镇卫生院选拔了27名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进修,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技术力量,现有编制潜力得到最大发挥。

同时,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岗编适度分离”工作常态化。在经过近两年试点后,县委编办会同县卫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卫生系统开展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岗编适度分离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实施范围,细化了人员下派程序、考核管理、激励保障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岗编适度分离”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医共体模式,组建县人民医院与土溪镇中心卫生院医共体,医共体内统筹使用人员编制,2017年12月以来,县人民医院共计向土溪镇中心卫生院选派医疗专家3批12人,帮助其培养医学影像、麻醉等紧缺人才6名。

此外,渠县还强化激励保障,“确保岗编适度分离”工作取得实效。对“岗编适度分离”工作中下派到基层的人员,其人事编制关系仍在原单位不变,下派期间的表现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交流、评聘职称、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纳入卫生系统后备干部管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

两年来,先后有3名下派人才得到提拔重用,56名专业技术人员优先获得职称晋升。同时,编制部门对“岗编适度分离”工作积极,下派人才选派工作突出的县人民医院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激励,根据其工作需要,优先保障其使用空缺编制补充人员,允许其在编制部门核定的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职数总量内自行设置内设机构配备中层干部,进一步激发了医院发展活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