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积极构建匹配“5+1”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金融体系,形成产业与金融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共创价值的良好格局。
总体目标:工业直接融资占工业融资规模的比重力争达到15%
到2022年,以“5+1”产业为引领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全省工业融资规模由1万亿元增长到1.5万亿元,工业直接融资占工业融资规模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工业企业信贷融资占全行业企业信贷融资比重与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带动实现全社会技改投资累计达到3万亿元,工业投资累计突破4万亿元;5个万亿产业的总规模超过6.2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以“5+1”产业为带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五个方面达成目标
《意见》围绕产业发展整合金融资源、完善金融服务、优化融资结构、组织财政资源和营造金融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围绕产业发展整合金融资源:
引导金融资源聚焦我省“5+1”产业,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根据产业属性、发展阶段和多样化需求开展多元化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布局组织金融活动,加强项目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协调,构建支撑“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产业金融布局,要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产品加工园区汇聚,着力打造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在产业链金融方面,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提质扩面,稳步推广以核心企业带动为特点的应收账款融资“长虹模式”,力争到2022年累计新增应收账款融资5000亿元。
围绕产业发展完善金融服务:
进一步完善区域性股权融资平台,支持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挂牌、融资,支持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在重点产业发展区域设立服务分支机构等。
围绕产业发展优化融资结构:
大力开展企业上市梯度培育,支持更多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开展直接融资,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用好贫困地区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融资“绿色通道”,加快重点企业上市步伐。到2022年末,力争沪深上市工业企业累计达到120家,上市企业空白市(州)实现零的突破。
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力争每年50%以上省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各市(州)符合条件的企业、信用评级在AA+以上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实施债券发行计划。
围绕产业发展组织财政资源:
落实新增客户首贷奖补、支农支小贷款奖补、实体企业贷款风险补贴、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贴、融资担保代偿分担、直接融资奖补等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产业聚集。同时,统筹产业基金支持方向,形成政府产业基金与商业性基金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的格局,有序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探索省级基金间、省市基金间的协同运作方式。
围绕产业发展营造金融环境:
推广“盈创动力”金融服务模式,鼓励社会组织和第三方投融资机构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纵向覆盖省市县、横向覆盖多产业的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实施“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帮助企业拓宽增信渠道,整合企业水、电、气、税费、社保等缴纳信息,提升企业融资信用。
建立“5+1”产业金融推进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为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四川还建立了“5+1”产业金融推进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直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为成员单位,研究推进全省产业金融工作,推动意见实施和相关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