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当美术馆与川西林盘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一个网红打卡地或许就会这样诞生。1月9日,见外美术馆在崇州道明竹艺村正式开馆。这是竹艺村继竹里、三径书院、遵生小院等“网红打卡地”后又增添的新地标,也是继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入驻竹艺村后,又一重量级团队艺术团队与崇州结缘,并持续助力崇州建设天府新林盘。
见外美术馆坐落于崇州道明竹艺村,位于最美乡村公路重庆路旁。作为“网红”竹艺村又一个“精心设计”,见外美术馆是采用西方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结合中国传统川西民居打造,整体建筑选用黑、白、灰为主色调,极具浓厚的时代气息,有着既传统又当代,既中国又国际的独特气质。
见外美术馆为什么选择成都的乡村林盘?旅法画家刘伟福介绍,见外美术馆旨在用艺术和建筑点亮乡村,把艺术带到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同频共振,让艺术点亮乡村,让乡村孕育艺术,让艺术更好引领乡村振兴。据了解,见外美术馆将通过建造美育教育基地,举办国家级、省级美术赛事等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通过构筑对外交流平台,发起艺术家驻留计划以及文献整理等,营造一个既有温度,又充盈饱满的文化艺术空间,搭建一个艺术家与乡村、村民与艺术的对话交流平台,让竹艺村的竹艺文化与西方当代艺术完美融合,让更多人关注乡村、走进乡村,热爱乡村。
随着见外美术馆的开馆,展览主题为“外”的艺术展也同时这里拉开帷幕,旅法画家刘伟福的16副艺术作品将在这里与游客见面。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5月31日。
去年以来,竹艺村致力于用艺术打开川西民居最内核的文化之美,通过建立 “天府文化+设计师联盟+集体经济组织”联动机制,因村制宜、因势利导、少拆多改、有机修复,力求保护原生态、保 留原住房、留下原住民、使用原材料,形成了“社会治理与 社区运营标准化”“艺术审美与空间设计标准化”,成为点 亮乡村未来的地理标识。筑得金丝巢,引得凤凰来,荣获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新中 式川西民居“竹里”在这里崛起,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这里挂牌,成都川西林盘培训学院在这里成立,“道明竹编”创客基地、竹艺工坊、丁知竹非物质文化研习所等一批双创平台在这里搭建,著名青年诗人马嘶、国学古法老师冯玮等一批新村民在这里落户。竹艺村,因竹得名、因竹而兴,源于文化、缘于自然。这里依托竹编韵、天府味、国际范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崇州市市委书记赵浩宇在见外美术馆开馆仪式上表示希望竹艺村与见外美术馆能相互成就,让艺术永不过时,让竹艺村永不过气,让热度永不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