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12日,达州市通川区举行《关于加强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7”制度知识考试。作为2019年的廉政“第一考”,各乡镇办委、莲花湖管委会、区级各部门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共计543人参加此次考试。
达州市政府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区委副书记陈军,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洪刚,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罗茜对考点进行现场巡视。
上午8时,考生陆续进入考场,紧张而严肃的气氛,让每位考生肃然起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将围绕“1+7”制度进行作答。“备考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加压,让我进一步夯实了‘1+7’制度、党纪法规知识,头脑更清醒了。”考生高兰告诉记者。
开考后,整个考场内秩序井然,考生们或思索或奋笔或仔细检查,充分利用考试时间。
“考试不是目的,大家要以考促学、以学促用、以学促廉。”“大家要明确‘1+7’制度运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注入廉洁自律‘强心剂’‘预防针’,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杜海洋深入每一个考场巡考,并不时嘱咐考生。
走出考场,考生纷纷认为这种以考促学的方法,既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样的测试非常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入学习领悟‘1+7’制度的精髓,增强拒腐防变和履行主体责任能力,合理运用‘1+7’监督机制,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基层党员干部胡旭如是说道。
“此次测试是区委从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局出发开展的一次政策理论大学习、大普及和大宣传,从现场答题情况看,绝大部分考生都对‘1+7’制度了解充分。” 区纪委常委、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主任唐梓健介绍说。
据悉,此次“1+7”制度知识考试由区纪委牵头实施,属于全市首创,其目的是为了让全区党员干部时刻警醒,牢记使命,将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把权力关进“制度铁笼”。
新闻链接:
NO.1 “1+7”制度是什么?
《关于加强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监督办法(试行)》《党政“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权力运行平台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权力运行监督问责办法(试行)》为“1+7”制度体系,该体系以权力定界定岗定责为基础,以同步同轨同向监督为核心,以权力运行平台为载体,把党内监督、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群众监督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权力配置、程序控制、信息公开、多元监督、责任追究”为一体的权力运行完整监督链条,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全层级、内权外权全领域、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全时段、体制内外全方位的权威、高效、系统完备、立体智慧的权力监督体系,为有效破解权力监督难题、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发生,探索的一套实用管用的路径和模式。
NO.2 为什么要设置这场考试?
为加快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高品质发展核心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强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建设,提高科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服务能力。
NO.3 为什么班子成员都要考?
实行分权制衡,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党政“一把手”对人事、财务、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四个不直接分管”,构建“正职监管、副职分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黄一智 郑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