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你】省政协委员王刚:进一步提升川菜品牌知名度 壮大川菜产业规模

2019-01-15 21:48:2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一日三餐。作为四川人,川菜无疑是每天与我们相伴最多的。大街小巷,从不起眼的苍蝇馆子,到高档酒楼,川菜馆琳琅满目。这些与我们相伴了无数代人的川菜馆子,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直到一个叫做王刚的人,他正改变着川菜的地位。

王刚,眉山市东坡区人,从一个在外打拼的大厨,到一手创立眉州东坡餐饮集团。如今,已经将他的川菜馆开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甚至在美国都开了几家分店,正计划进军英国等欧洲市场,让不起眼的川菜成了几十亿的大产业。在他看来,川菜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意义,用他的话说,“川菜一端连着世界的嘴巴,一端连着四川的泥巴”。

作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特邀界委员,在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之际,王刚接受了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的专访。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作为一个中餐企业的老总,您是怎样看待川菜的?

王刚:首先,川菜是一种文化,根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6──2017)显示,中餐以52%的投票率超过中医药和武术成为海外受访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川菜作为中餐八大菜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其次,川菜有着巨大的产业市场。以前,人们主要是“吃味道”,后来是“吃营养、吃环境、吃服务”,但现在尤其是对已成为消费主力的80、90后来说,对餐饮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吃体验、吃文化、吃主题、吃场景、吃情怀、吃人气、吃诗意……”按照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的观点,从这个角度看,餐饮业也起码是五次以上产业。

再次,川菜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20年,我国要全面消除贫困,实现同步小康。从目前来看,最贫困的地方仍然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要脱贫致富,最重要的依托就是他们所产出的农副产品,这些农副产品最终走上餐桌,通过餐饮业的带动,农副产品得以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201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买川货·助脱贫”──首届四川扶贫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北京产销推介会上,王刚当场签下2亿多元的采购订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去年,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促进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您对这个方案的出台怎么看?

王刚:这个方案也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努力去推动实施的一件重要的事。2016年,在全球知名川商座谈会上,我以“川菜:一端连着世界的嘴巴,一端连着四川的泥巴”为主题进行了汇报,主题是抓住了川菜发展机遇,本质上就是抓住了四川的精准脱贫。2018年的川商座谈会上,我再次就怎样进一步提升川菜品牌,做大川菜产业进行了汇报。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也提交了这方面的提案。

通过两次汇报和提案,省上通过认真调研,最终出台了《四川省促进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我非常激动和兴奋。首先,我为省上领导务实的作风点赞,他们积极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付诸实际。其次,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的提案得到了落实,也感受到了一个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和义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作为省政协委员,今年的“两会”,您有什么要表达的吗?

王刚:之前一直在推动川菜产业发展的建议,去年省上终于出台了这个文件, 我非常激动。我希望这个文件能够进一步细化,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文件,真正进一步提升川菜品牌知名度,壮大川菜产业规模。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也会进一步履职尽责,提交更多的提案和建议,为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余东 周俐君 摄影报道

编辑:彭宛聆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