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23日,全省农工委(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农牧业局长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在会上总结了2018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了2019年工作。
2019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有哪些重点呢?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表示,一是稳定粮食产量。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0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亿斤左右。要集中连片建设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200万亩,发展国标二级以上的优质稻950万亩,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优势区域高粱、青稞、荞麦等名品杂粮。
二是种植业要提质增效。打造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北双低油菜产业带,持续做强“川油”产业。争取创建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个,抓好45个蔬菜重点县、30个茶叶重点县、30个水果重点县和20个道地中药材县技术集成推广工作,新建和改造提升标准化产业基地200万亩。
三是畜牧业要转型升级。要坚持“稳猪禽、兴牛羊”。要提升发展草食牲畜和草原畜牧业,“粮改饲”示范区扩大到40个,加快四川奶业振兴。
四是水产业要挖潜增量。要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和观赏水产品,加快水产冻品、鱼子酱等高端水产品开发。建设小龙虾规模化养殖基地12万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面积30万亩。要推进渔业资源养护,大力开展水生生物保护工程五大行动,加强渔政执法,扎实开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有效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五是农机化要朝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搞好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丘陵地区(广元)现代农机装备应用的试点工作,加快农业智慧灌溉太阳能提灌发展,新建和改造提灌站3000座。要着力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管等农机化基础工作,抓好农机安全监理装备项目建设质量。
六是现代农业园区要成为“川字号”的集中展示区。要科学规划园区布局,指导各地选好做强1至2个“川字号”农业产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基地提升、品牌创建、加工配套和科技支撑,完善产业化带动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七是高标准农田要确保建成4430万亩。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的管理方式,加快建设进度,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定期调度机制,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87万亩以上,到2020年要如期完成44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八是乡村产业要打开农民增收的新空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四川农耕文化的浓郁氛围中,需要重新认识农业农村的价值,加力发展乡村产业,打开农民增收就业新空间,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升级。
九是农产品要守住质量安全的底线。确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抓好品牌提升。培育“三品一标”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力争获证产品达到5400个。加大品牌推介和产品促销力度。
十是农业科技要注重创新推广两手抓。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储备推荐一批科研项目,集成示范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推介一批主推技术。继续支持成都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应用国外引入优质猪种,系统保护、积极开发四川7个特色地方猪种资源。出台管理办法,围绕川字号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建设一批种子(苗)基地。及时启动种质资源基因库项目库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