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性稳定的“人类大迁徙”──春运,已经在1月21日拉开了序幕。
今年,火车票订票官网12306简化了验证码认证并上线“候补购票”功能,但热门线路依旧一票难求。
在这种情况下,求助“抢票软件”就成了许多人的选择。携程、飞猪、美团等诸多互联网公司都推出了抢票功能,相伴而生的则是搭载消费、信息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下面观观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春运抢票的那些坑。
抢票陷阱知多少?
陷阱 ① 抢票软件隐蔽选项让人多花冤枉钱
春运一票难求,一些抢票软件从中看到了商机,提供了诸如“VIP加速包”、“好友助力”等抢票服务,乘客可以选择花钱购买或者分享链接等任务来提高加速包等级,提高抢票成功率。
部分抢票软件默认包含加速包
不少使用抢票软件购买车票的旅客会发现,自己购买的火车票,实际付费要比官网票价高。这主要是因为旅客在买票时,抢票软件默认勾选加速包造成的。
虽然默认勾选加速包可以取消,但由于其显示的位置十分隐蔽,旅客一不小心就会忽视掉,导致不需要加速包服务的人多花了冤枉钱。
陷阱 ② 购买加速包≠能买到票
据业内人士透露,抢票软件的运行原理是通过插件或爬虫软件的方式,来提高查票频率和验证码识别速度,以达到一旦放票就优先抢票的目的,抢票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12306是否还有余票,并非拥有优先购票权。
抢票软件表示助力可以提升“抢票概率”
因此“抢票概率”说到底只是个概率而已,购买了加速包未必就能买到票。
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306表示:采用极高速访问服务器的用户或将被列入黑名单。这意味着,今年通过第三方软件抢票,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陷阱 ③ 个人信息被泄露
与多花钱相比,个人信息泄露才是消费者对抢票软件的顾虑所在。
去年年末,有人在网上发布了售卖12306旅客信息的帖子,宣称共有60万个账号泄漏,涉及410万名旅客信息,包含旅客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登录账号、登录密码、邮箱等信息。随后,12306官方发表声明,网传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均为旅客登录第三方平台时泄漏。
这就意味着,为了抢票,不少消费者都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了抢票平台。
怎样避开抢票陷阱?
① 仔细确认付款金额
第三方购票软件的搭载付费包是可以取消勾选的,乘客在使用第三方软件购票时,注意确认最终付款金额,如果不需要购买付费包则手动取消。
② 尽量在官网购票
为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乘客们应当减少第三方抢票app的注册数量,或尽量在12306官网进行购票。因为官网的信息加密更严格,毕竟曾经变态的验证码也一度让乘客们非常头疼。
今年12306还优化了验证方式,加入了人脸身份验证功能。
优化后的人脸识别功能
③12306 候补购票
今年,12306官方客户端启动了“候补购票”的新功能:如果当前车票已经售完,用户可以支付预付款,当网上有人进行退票、改签操作时,系统会根据排序,自动将车票划入乘客的购票账户,这一功能也被称为“官方抢票”。
一方面免除了第三方软件“误选”加速包等搭载付费产品,一方面也尽可能减少个人信息的泄露。
但是这一新功能还存在一些局限:
该功能现只针对部分车次开放,而且若某一车次候补人数过多,就无法再排队,可以候补的日期与车次也少于第三方软件。
同时,铁路部门在春运期间增加了4683公里的铁路运行里程,其中高铁4100公里。
增加里程的路段
如果还是抢不到票怎么办?
“曲线回家”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近2.45亿人,这一数字大大超出了铁路和民航的现有运力。在网上,网友们纷纷总结出各种“曲线回家攻略”:买全程票在中途目的地下车、买短途票上车补全程票、“火车+汽车”组合方案、经途中车站换乘到达目的地,等等。
不管是任何一种方式,观观都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祝大家早日顺利回家!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