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境内的川藏线上,有一条被称为“雪线邮路”的大动脉,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30年来,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在这条路上来回行驶了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35圈。2018年,这条邮路被交通运输部正式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30年间,这条雪线邮路上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雀儿山,海拔6168米,自1954年川藏线开通以来,这里就是每一个驾车通过的司机要面对的“鬼门关”。一面是碎石悬挂,一面是万丈深渊,路面最窄处不足4米,“鬼门关”由此得名。
川藏路第一代驾驶员赵宗林说:“路窄,比如说车棚,如果转弯的时候稍不注意,那个崖就把你车棚挂烂了。如果下雪,就要挂链条,一副链条,一个冬天就要不得了。”
1989年,德格县邮电局购入全县第一台邮政车,26岁的其美多吉成为了它的驾驶员。驾车翻越雀儿山,每月往返至少20趟。其美多吉说,去邮电局应聘本是试着玩,但自打第一天上班,面对着堆积如山、一封封沉甸甸的邮件,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其美多吉说:“我喜欢这个工作,在我们藏区来说的话,特别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所有你和外界的沟通都是通过我们邮政在传递着。”
在那个年代,会开车的藏族司机极其“宝贵”,他们熟悉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比起汉族驾驶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即便如此,第一次开邮车上雀儿山的经历仍然让其美多吉“刻骨铭心”。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其美多吉说:“比别人的速度慢了很多,后面的车就老是按喇叭,叫我让,但是没地方让啊,到了山脚下,我的车轱辘已经发烫了,发红了,因为紧张,一直踩着刹车在走。”
邮车体型大,在崎岖山路上的每一次转弯、换挡都必须精确,从战战兢兢的“菜鸟”司机,到游刃有余、进退自如,其美多吉花了很多年。在路上,还有一个要克服的难题是吃,天气晴好的夏天,从甘孜往返德格,一趟要花费8个小时,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季就不一定了,在其美多吉记忆中,最漫长的一次堵车,他在雪地里呆了两天两夜。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其美多吉说:“(吃)糌粑、酥油、还有牛肉,用雪来把它搅合,也可以吃,就像你吃冰激凌似的,有这样的感觉。”
时间一天天过去,其美多吉驾驶的邮车渐渐成为雀儿山上司机们的“风向标”,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是邮路上最危险的时节,第一场大雪过后,道路被白雪覆盖,社会车辆纷纷停运,他们在等待着其美多吉驾驶的邮车在漫漫雪山之上碾出第一道车辙。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其美多吉说:“在这个山上就是,只要看到我们邮车过来了,就说明今天车子能过,没得问题,如果邮车没过来,可以说任何车辆都不敢过去,就在等邮车。”
这是令其美多吉骄傲的时刻,过往司机们期盼、信任的目光在其美多吉看来就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肯定。不过,对于常年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驾驶员而言,其美多吉这个名字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车子发生事故了、驾驶员身体不舒服了,车上的物资补给不足了,只要那辆绿色邮车一出现,就一定会帮他们渡过难关。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其美多吉说:“累啊,我帮过不少(人)我自己都记不清了,我就凭着良心去做事,凭着良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凡事但凭良心,这是其美多吉开车上路奉行的“格言”,这些年不是没有过“诱惑”,因为驾驶技术卓越,不断有朋友邀约他去跑货车,挣大钱,单位考虑他常年辛苦,要给他换一个“轻松”的岗位,这些都没能让其美多吉离开这条邮路。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其美多吉说:“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都急盼着家人的佳音,只要你贴上8分钱的邮票,不管多远,我们都会送到,这是我的职责,我必须送到。”
有人觉得其美多吉想问题一根筋,不过他却觉得,人活着,不光要挣钱,也要有信念。带着信念一次次上路,他用30年的坚守,践行了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忠诚担当的敬业精神。30年来,“雪线邮路”又有哪些变化,请明天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