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到 2022 年, 力争符合条件的地区“一市一国家级开发区、 一县一省级开发区”, 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超过 40% 。着力打造一批千亿级园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前,四川印发《四川省开发区发展规划( 2018 — 2022 年)》,着力构建与经济规模相匹配、与国土开发空间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开发区发展总体格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规划》明确,要抓紧制定省级开发区设立的标准与程序,规范有序推进省级开发区设立工作。 科学布局发展藏区彝区飞地产业园区。还要规范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进行扩区调位。支持经济综合实力强、 产业特色鲜明、发展质量高的省级开发区按规定程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对已有开发区进行空间整合、 资源整合和功能整合,优化空 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位于中心城区、工业比重低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推动符合条件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整合为综合保税区。
此外,到 2022 年,要在开发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 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示范引领效应更加凸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规划》指出,要引导各地开发区科学把握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开发区区域发展格局。其中:
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开发区:《规划》明确,要引导开发区向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强化开发区在全面创新改革、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着力提升开发区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精准招引国际高端产业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园区品牌。推进实施“互联网 + ”行动,建设智慧园区。
川南经济区的开发区:鼓励向绿色化、集群化、差异化方向发展,突出开发区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一体化建设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围绕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推进优势产业在开发区关联、成链、集群发展,改造提升名优白酒、装备制造、能源综合开发利用 、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页岩气、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开发区有序承接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川东北经济区的开发区:向 绿色化、集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围绕清洁能源就地加 工转化和 特色农产品加工,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开发区集中 、集聚发展, 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区,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品牌,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持建设川东北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和货物进口指定口岸。加强和成渝两地开发区合作 。
攀西经济区的开发区:引导向循环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鼓励开发区在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综合利用上取得突破,围绕国防军工、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大领域和产业转型消费升级新需求,发展精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 推动机械制造、冶金、钒钛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藏区彝区飞地产业园区: 引导藏区彝区与条件适宜地区合作共建飞地产业园区。健全合作双方常态化议事协调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科学布局藏区彝区飞地产业园区, 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 建立健全基础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机制, 努力把藏区彝区飞 地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我省藏区彝区与其他地区合作共建的先行区、资源共享的引领区、互利共赢的示范区,培育成为藏区彝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鼓励优先通过扩区调位的方式布局和发展藏区彝区飞地产业园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