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6年,在长江“黄金水道”上,距离翠屏区城区26公里的宋家镇,规划占地36平方公里的四川长江工业园区还是一片荒地。
3年时间,58栋厂房拔地而起,17家企业在此投产,新兴企业从0到14,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穿戴、智能充电桩蓬勃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外贸进出口实现零突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5亿元。
改变源自大胆的革新!
近年来,翠屏区持续在各大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化“痛点”为“亮点”、化“难点”为“拐点”,变压力为动力、以动力激活力,让改革释放“洪荒之力”。
改革见成效,开放不停步。该区剑指长远,积极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2018年,新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210亿元。2019年,计划打造全国首个“5G配套”产业园。
胆子要大,步子也要稳!
改革到了深水区,在哪里突破?那得让资源“活起来”。
2018年,全区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建成28个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量化资产总额5095万元。启动了85个村、739个社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村民变股东,土地变股份,就连荒山也变成金山银山。
“我入股的1.2亩荒地种满了果树,2018年就分到一万元,以后更多”,象鼻街道方水井村民杨荣碧深有体会。
以重点工作的成效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深化改革的推进。产业转型硕果累累: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
稳住的还有民心!
从2014年开始,翠屏区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上改起,陆续出台179项改革事项,送出一揽子民生礼包。
整合165项行政审批和252项公共服务事项入驻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集19个部门职责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窗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常态;制定1100项服务事项,占全区在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运行事项总数的92.7%;提供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网上申请服务,窗口材料受理由外部提交变内部流转,平均提速约4个工作日……
有序推进全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49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3亿元;翠屏山栈道一期、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起步广场骑行道等13个民生项目实现竣工……群众在改革进程中获得感满满。
潮涌催人进,改革再出发。深化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设好“长江首城·首善之区”,勇当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改革开放排头兵,翠屏区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正澎湃而起。
赵晨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