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 为乡村振兴做科技支撑 四川农业科技领域成果颇丰

2019-02-01 13:46:38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30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会上对2018年四川省农科院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总结。省农科院100多人参会。

据了解,2018年四川省农科院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22项;育成30个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通过国、省两级审定(认定或登记),占 我省主要育种攻关单位审定品种数的46.2%;申请植物新品种权3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8个;获得专利授权89件。全院科技人员深入全省农村开展成果转化近360余人上千余次,与地方政府、企业、专合组织等签订科技服务协议150余项;实施成果转化508个,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合同总金额3139.08万元;搭建研发平台、技术中心、乡村讲习所等基地平台14个,为四川企业或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超过6000次。

据悉,省农科院针对县域发展,在15个试点县启动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科技引领示范行动计划”,探索整村推进科技支撑模式,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集成示范周年增粮增收、粮经复合增产增效、绿色种养高产高质高效技术模式近20项,建成整村推进示范基地15个,示范转化新品种156个,关键技术80项,探索科技成果推广机制8项,带动自主创新的“四新五良”成果推广7606万亩,新增粮食21亿公斤,新增产值38亿元。

据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吕火明介绍,省农科院制定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推进四大片区“农业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行动计划”,特别是落实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科技帮扶行动。实施成果转化项目39个,新建核心示范基地39个,核心示范区面积20909亩,引进示范新品种136个、新技术77项,经济效益达6377.8万元,直接增收4506.3万元。

2019年省农科院将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全院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实施“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四川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实施“川字号”特色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以增强优质安全农产品持续有效供给能力和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为目标,为实现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