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 2020年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1800亿元

2019-02-14 19:38:00   四川发布客户端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14日,记者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师江在会上发布了《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到2020年,建成88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

世界文创名城的含义?

世界文创名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在文化保存或者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领先全球优势、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打造世界文创名城,就是要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目标指引下,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的深厚底蕴,形成人文魅力享誉世界、文化人才充分汇聚、文创产业实力突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创新创造活力强劲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之城。

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的发展目标?

2018年,全面谋划、启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丰富文化形态、创新要素供给、完善产业生态、策划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建成超过45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年内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000亿元,占GDP比重约7%。

2019年,深入推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打造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平台,传播天府文化取得新进展,建设文创产业生态圈、产业链取得新成就。文化原创能力显著增强,文创产业生态不断优化、文创人才充分集聚、文创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城市建设文化品位充分提升,文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建成超过62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年内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350亿元,占GDP比重约9%。

2020年,加快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建成一批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国影响力、国际知名度的文创园区、街区、小镇、企业和品牌,形成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天府文化深入人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历史与时尚相融合的城市文态基本形成,世界文创名城城市品牌国内外影响力、竞争力显著提升,建成88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占GDP比重约10%。

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

一是发展天府文化。深度挖掘天府文化核心内涵,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天府历史文脉和独特文化成为市民留住乡愁的精神和物质载体,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

二是落实规划布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勇担“一干”使命,推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精准落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塑文化地理,构建文创“双核两带三片”全域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创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拓展“文创+”新思维,推动文创产业内涵深化整合、外延融合带动,促进文创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重点发展创新先导型、内容主导型、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文创产业类型,形成文创新经济,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

四是推进重点领域和载体建设。坚持以传媒影视业、创意设计业、现代时尚业、音乐艺术业、文体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会展广告业、教育和咨询业八大产业为重点,加强载体建设,打造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为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增强产业支撑。

五是推进重大项目。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三年间策划储备、促建开工、建成达产127个以上推进世界文创名城建设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480亿元。加快建设天府锦城、成都自然博物馆、言几又天府国际文创中心等标志性项目。

六是发展文创金融。推进文创金融跨界融合,搭建平台,优化生态,发展现代文创金融新业态,强化文创金融功能新支撑,探索文创金融结合新方式,提升文创投融资能力,创建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创新试验区。

七是壮大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内培外引、做强做大一批龙头文创企业,培育一批本土文创企业成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不断增强文创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创产业质量、规模和实力跨越提升。

八是加强文创开放合作。实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升级计划,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和贸易,将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向南文化交往的国际门户枢纽和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交往中心城市,不断增强天府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提升成都现代化国际城市良好形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