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绿道开启成都夜游新业态 春节实现“夜游锦江”初体验

2019-02-19 16:5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从杜甫的“门泊东吴万里船”,到马可波罗的“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锦江水悠悠,船只来往,载着成都的历史故事。作为“夜游锦江”项目的亮点业态,“夜游锦江”游船在这个春节期间已分段下水进行安全及航道测试,今年将正式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到时候市民游客就能坐着船听着古乐,欣赏沿岸光影秀,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2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东方时空》播出《夜游锦江:水润蓉城 光影流淌》,时长约4分5秒。报道以记者直播连线方式,介绍成华公园光影秀、沿河“光影走廊”“熊猫爬塔”“东门码头”“花重锦官城”等“夜游锦江”项目绚烂景致,带给市民春节出游新感观。节目展示了成都锦江水生态治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阶段性成果和极具“天府文化”元素的新年味儿。

为什么是锦江?或许因为她是成都的母亲河。截污清淤,筑景成势,华灯初上,波光潋滟,《伎乐·24》,美轮美奂……锦江绿道之夜游锦江,投射出扬一益二、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栖居。作为天府绿道核心“一轴”的锦江绿道,由成都文旅集团进行打造。春节期间,“夜游锦江”一期重要节点项目已率先亮相,给市民游客带来新鲜酷炫的夜游初体验。据统计,从大年初一至初七,“夜游锦江”项目的游客达到了16.6万人次。

诗句之景成城市新景观

从杜甫的“门泊东吴万里船”,到马可波罗的“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锦江水悠悠,船只来往,载着成都的历史故事。

而今,泛舟锦江已再次实现。作为“夜游锦江”项目的亮点业态,今年春节,锦江游船已在部分河段下水,市民可先期体验到锦江流水悠悠,坐着画舫,听着古乐,顺江而下欣赏沿岸美轮美奂的光影秀。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川渝同乡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曾鸿英与家人在纽约一起度过了春节,但她时刻都会通过微信、视频关注成都,感受家乡浓浓的年味。“尤其是看了‘夜游锦江’的视频,真的太美了!”曾鸿英感叹道,成都发展得太快了,每次回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据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泛舟锦江之所以再次成为可能,是因为作为锦江绿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锦江水生态治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锦江绿道的建设正是朝着“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目标,欲还原成都一个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长廊。事实上,按照规划,到2018年5月底前,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全面完成截污、清淤,实现污水不下河,到2020年,锦江堤防整治、闸坝改造、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与锦江绿道建设同步完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将初步呈现。

而从天府文化上来说,泛舟锦江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载体。该负责人表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随着成都空气质量近年来的提高,已经成为了现实。而‘门泊东吴万里船’也将随着夜游锦江的落地,成为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

全息投影赏读天府文化

夜晚泛舟江上,当然不止船只摇曳的乐趣。锦江两岸的光影,则进一步点亮了“夜游锦江”。“锦江两岸的灯光简直太梦幻了!”“水里还有游船,气氛真不错!”大桥上,成都市民赵于盛带着母亲和一双儿女,不停换着姿势拍照,璀璨的光影秀成了绝佳的背景板。“儿子工作了,女儿在上大学,一年到头难得团聚。”赵于盛说,“没想到今年春节成都有这么靓丽的夜景,当然要多拍几张留念啦。”

锦江绿道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光影秀是“夜游锦江”吸引眼球、有趣互动的亮点。整个光影秀分为四个部分,其中长约200米的光影走廊,将采用LED技术,用大型投射屏,为游客展示天府文化和锦江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市民们可以看到已建成的150米光影长廊带来的光影秀,用不一样的方式去阅读‘成都故事’。”在光影走廊对面,便是以《夜游锦江·追光逐影》为主题的摄影展,这里记录着让人倾心的“夜游锦江”精彩瞬间。

同时亮起来的,还有河堤上的一个约100米的星光大道,投影将雪地、鞭炮等场景直接投射在绿道上,市民游客走入星光大道,投影会有所感应,进行有趣互动。

在“339”电视塔则出现了熊猫爬塔的动感影像。该负责人表示,“熊猫从塔底爬到塔顶的过程中,加入了动态玩乐、趣味变换等效果,并搭配背景音乐、光影切换等与游客互动,成为了吸纳人气的重点部分。”据该负责人介绍,光影秀的设计初衷,首先是体现具有成都特色的天府文化,将夜游赋予文化内涵,让文旅有机融合。2月19日元宵节当晚还在天府熊猫塔组织了绚丽电子烟花秀表演,沿线灯光秀和电子烟花秀将交替轮番上演,您心动了吗?

夜游锦江呈现的另一亮点便是东门码头场景,其利用临河建筑立面透明屏、叠水景观屏、堤岸投影打造多维空间场景秀,结合麻秧子船的艺术装置,营造装置交互表演氛围,讲述锦江“小游江”的宴饮故事,再现成都锦江商贸盛景。同时,在东门码头至庆龄码头沿线堤岸上,还将呈现以杜甫诗作《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为创意原点,将十二月市和十二月花相结合,动态展现锦江生态之美的花重锦官城光影秀。元宵节当天,在成华公园、东门码头、合江亭还上演《伎乐·24》表演秀,再添古时年味儿。

“今年是绿道的‘提质年’,这就要求天府绿道建设要在“质”上下功夫,在增绿的基础上更要注重“高品质”的生活场景打造和新经济消费场景植入。”该负责人表示,“‘夜游锦江’,就是要打造一个美轮美奂的夜游体验生态圈,在周边布局高品质的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让‘夜游锦江’成为成都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老公园里的旅游新业态

过足了眼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理念打造的锦江绿道,也通过“夜游锦江”项目,赋予了成都有名的“老公园”以新活力──成华公园。“我在这里生活了差不多30年,自从游乐场搬走后,这里很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这么好玩了。”成华公园内灯火辉煌,家住成华公园附近的张阿姨带着孙女前来好好体验了一番。

走进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腾之春”──废弃的过山车被灯光点亮,以轨道为龙身,化身为一条腾飞的“巨龙”。据了解,夜游锦江在成华公园设计的光影秀是以“天府境界”为主题,通过现代体感技术融合视觉科技表现手段,用时间线索将天府文化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现代-未来,呈现出“翻滚过山车”“穿越古今”等活动项目,同时打造了“山海经”“林间纱幕”等多个互动项目。独具特色的是,成都游乐园废弃的过山车,化身成为此次成华公园光影秀中龙造型的“龙腾之春”,盘旋在夜色之中。

“来看看我们自己做的非洲鼓”“这是蜡染和羌绣结合的手工包”……公园门外的河边市集早已人声鼎沸,一个个红色的帐篷就是一家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创或川渝小吃。此外,在成华公园内的山海经项目,体验者借助传声装置大声呼喊,树上的精灵粒子会随着声音分贝加大而聚集生命粒子,同时岩壁的画面内容将逐渐丰富起来,最终召唤出山海神兽。

别致的景观、新鲜的业态,“夜游锦江”正成为成都城市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而全长240公里的锦江绿道还在加速建设,更多的绿地将从北到南贯穿整座城市,更多充满创意的新潮业态还等着和市民游客见面,一切都值得期待。

“我们还在深度挖掘绿道具备的生态、经济、人文、生活、社会等多重价值。”前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随着锦江绿道继续建设,其增值效应还将持续放大,锦江绿道最终会形成一个集旅游、文化、生态、体育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在为市民游客呈现诗意生活的同时,也为城市“造血”,实现永续发展。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