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28日上午,宜宾市翠屏区2019年首次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零公里处举行。在翠屏渔政以及公、检、法等多部门的共同见证下,一桶桶鱼儿被放归长江。据统计,现场共放流清波2000尾,岩原鲤20000尾,胭脂鱼200尾,鲟鱼600尾,翘嘴红鲌鱼4000尾,鲫鱼6000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让此前因非法捕捞而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员进行了现场放流。去年禁渔期内,曾某、李某某采用禁止捕捞的方法进行非法捕捞,对涉案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经水产专家评估:为修复二人造成的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损害,需增殖放流体长10厘米以上的鲫鱼苗6000尾,体长12厘米以上的翘嘴红鲌鱼苗4000尾,以此补偿对江河形成的鱼类资源影响和水域生态环境影响。
同时,翠屏区检察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对该案提起刑事诉讼,并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也是翠屏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刑事案件。曾某被判处拘役3个月,缓刑6个月。李某因是从犯,免于刑事处罚。两名被告人还被判处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费用14400元。
据了解,3月1日零时起,翠屏区境内所有天然水域将进入一年一度的禁渔期。禁渔期从3月1日0时起至6月30日24时止,持续时间4个月。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就是在禁渔期前加大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了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失除了要受到刑事处罚以外,还要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费用。
“禁渔期内,我们将加大巡查力度,每天对江面开展陆巡和水巡双结合,24小时对违规捕捞人员进行打击。”翠屏区农林畜牧局水产渔政站站长刘晓欢表示。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对禁止使用的捕捞工具进行了销毁。
杨晓川 郑逸飞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