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代表的心声】全国人大代表罗朝运:深化环境治理是我们龙鹄村过去这一年最大的变化

2019-03-07 22:2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3日下午,在北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记者发现,在这147人的团队中,有12位代表都是来自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村一级的一把手。

从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到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央领导面前,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些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把哪些群众心声带到了“两会”?他们这样说!

代表名片:四川省丹棱县丹棱镇龙鹄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

记者:近几年来,您见证了龙鹄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罗朝运代表: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我们龙鹄村深化了环境治理,从原来主要做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到今年,我们做了大气、水、土壤的综合治理,其中包括将生活污水、畜禽污染、桔杆焚烧等进行治理,同时细化垃圾分类,把废电池、农药等残毒垃圾进行分类分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认为这是我们环境治理中最大的变化。

记者:现在咱们村民的年收入能达到多少?

罗朝运代表:我们大力治理人居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00多元,比前一年提高了600多元。

记者:当地群众还有哪些迫切的需求?您是否带来了相关的建议?

罗朝运代表:我们作为人大代表要传递基层群众的声音,今年我主要带来了一个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就是要搭建九大平台,助推乡村振兴。这九大平台分别是土地流转平台、基础设施平台、便民富民平台、人才支撑平台、金融支撑平台、法治建设平台、环境综合整治平台、文化建设平台、营销平台。相信九大平台全部搭建好之后,将把我们整个乡村建设推向新的高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