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周三休、延长春节假……两会休假建议,你pick谁?

2019-03-13 09:44:00   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四川观察

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拉开帷幕。“节假日”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议词。代表、委员们为假期提出了不少建议。十天时间里,两会与“假”的各种排列组合,一个接一个地冲上微博热搜,有些甚至霸占榜首。

建议2.5天小长假推向全国。

──全国人大代表 熊思东

建议每周双休改成隔周三休。

──全国人大代表 徐文光

建议女性产假延长三分之一,或一个月。

──全国人大代表 廖华歌

建议给独生子女带薪陪护假。

──全国人大代表 赵峰

建议春节假期延长两到三天。

──全国人大代表 赵皖平

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

──全国人大代表 朱列玉

建议将六一儿童节设立为法定假日。

──全国人大代表 张宝艳

建议将七夕新增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人大代表 陈静

两会提案议案中频频提到“休假”,不是偶然;这些有关“休假”的提案议案,一被报道就能冲上热搜榜,也不是偶然。代表委员是人民利益和意愿的忠实传递者,网上的热度是每个人的留言讨论顶起来的。所有的一切传达的都是百姓的心声──对“休假”的渴望。

“2.5天休假制”从“弹性鼓励”升级为“刚性制度”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人们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公司董事长郑坚江建议,将“2.5天休假制”从“弹性鼓励”升级为“刚性制度”。

他认为,实施“2.5天休假制”,一是有利于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弥补带薪休假执行不力导致的假期不足,三是有利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四是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每周双休改成隔周三休

“隔周三休”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新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周公休一天,次周公休三天,形成“1+3”的循环休假模式,而全年周休日总量不变。跟其他的类似建议相比,“隔周三休”的优势在于并没有突破总体假期天数,而是巧妙地通过调整假日结构的方式,满足大家休三天小长假的愿望。

为什么建议作这样的调整?正如徐文光代表所言,“大周末休息三天,小周末休息一天,既保障了公共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提供了全年26个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长假”。在突破目前现有的公共休假天数还存在一些困难的现实之下,从结构上想办法调整,无疑是一条更加柔性的办法。隔周三休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助力分散休假、缓解旅游高峰压力,同时,更多的小长假也能更好地满足大众个性化的需求。

重阳节、七夕、中国旅游日等节日应放假

当前,我国节假日的安排为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再增设节假日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和全国政协委员李赤群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角度出发,分别建议七夕节、重阳节放假;人大代表薛少仙则从行业发展角度提出,将中国旅游日(5月19日)确定为法定假日。

延长春节假期至元宵 提升幸福感

每年春节,都是全国人民的一次大迁徙。2016年中国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超过29.1亿人次,很多人穿越大半个中国回家。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提出,希望延长春节假期,提升幸福感,增加家庭团聚时间,也可以拉动旅游消费。

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重庆市盐业(集团)有限公司采销中心副总经理张洪川两位代表分别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到10天和11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屈胜则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到元宵节。“很多人在外地打工,过年回家在路上往返的时间差不多就4天,能待在家的时间就一两天。”屈胜说,如果能把春节假期延长一点的话,他们在家里待的时间更多,就能多陪一下父母和小孩。

关于休假的话题热值度一直都很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这方面的建议、提案也不少,因为这关系到大家的休息权利。代表委员如此密集地关注假期问题,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休假已经成为新的民生话题。同医疗、教育、就业等这些“老”话题相比,也许休假还算不上“刚性”话题,但毫无疑问,休假同样属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是为大家更好地奔跑、奋斗积蓄力量。“休息好了,才能把活干好”。提议恢复“五一”长假的全国人大代表谢金红说的这句话,虽朴素却有理。

当然,任何关于假期的调整都涉及到协调以及可行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窗口型服务单位、政府部门而言,如何能够不影响服务质量、工作秩序,同时也要保证休假制度落实,确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如果操作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像“2.5天小长假”一样,有条件的地方不妨先试起来,一是看看社会接受度如何,二是看看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坑”,如果将来要大范围推广也可以准确避开。

都说中国人很拼,没有这股拼的劲头也不会有中国如此快速的发展。但是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充分休息之后,再次投入工作,效率会更高,也更能带动创造力、生产力的提升。不管是2.5天小长假还是隔周三休,都是民意对于提高休假质量的一种呼声,我们也乐见这些呼声能够等来回应。

编辑:彭宛聆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