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这个重要会议为何放在渠县召开?他们有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2019-03-13 10:5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渠县县委坚决扛起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一。”3月12日,达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推进会在渠县召开,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扭转达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那么,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何选址渠县?据了解,近年来,渠县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好成效,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攀升。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中,连续三年居达州市第一位,且在全省排名位居前列。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是一个地方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也是民心民意的风向标。如果说达州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在整体上还有所欠缺的话,那么渠县的一些工作就抓住了关键,其工作经验值得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渠县“院坝纪检行”启动于2017年3月,围绕明微权、晒微权、督微权、治微权“四权”开展五个“面对面”活动,以倾听群众诉求,拓展群众监督渠道,回应群众关切,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和决策权,打通了横亘在基层干部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院坝纪检行”受到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专家的关注和点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亲临渠县调研指导,指出“院坝纪检行”工作要坚持常态化、长效化运行,进一步促进基层事务公开、规范、透明。



按照王雁飞书记的指示,院坝纪检行以“面对面宣传、面对面接访、面对面质询、面对面评议、面对面警示”五个面对面为抓手,在全县60个乡镇568个村(社区)全域推开。

在临巴镇凉桥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村社干部手中都有一本“小微权力”手册,群众享受的权益明明白白,干部不能超越的界限清清楚楚。59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常态性公示,群众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智慧政务平台、镇村社三级微信群、村务监督一点通触摸屏等,时时查阅惠民政策落实,监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党务村务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院坝纪检行”活动,不仅要把村社干部行使的权力晒在阳光下,更重要的是将发现“微腐败”的“放大镜”交给群众,让监督无处不在,时时发力。

据统计,渠县“院坝纪检行”活动自2017年开展以来,共接待群众128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8000余条,解决群众诉求16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753起,评议反馈的重点信访件57件,受理信访举报378件,立案查处158件161人。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渠南乡大山村,村党支部坚持“最大的公开就是最好的监督”,扎实开展五大活动,立足' 公开晒权' 这条主线,不断强化权力透明度,群众知晓度,干群关系和谐融洽,齐心共力,助推党风廉政建设与大山村产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据介绍,近年来,大山村党支部坚持以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为统揽,通过积极探索党员绩效管理“三晒三评”“农民夜校量化积分管理”“电商扶贫”等模式,在惠民利民富民中展示了较强的组织力。2017年,该村被评为“县级四好村”,同年9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达州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到大山村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

而作为全县对外服务的窗口和平台,渠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便民为目的、以满意为标准”的理念,从搭建服务民生“连心桥”、构筑群众办事“便捷路”、开启审批服务“快节奏”、筑牢权力运行“监管网”四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主动迎合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新需求,提高了全县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总办件量逐年递增位居全市第一。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管,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通过监管督、回访督、舆论督、专责督,共同编织起一张权力运行的‘监管网’,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据介绍,2018年,该中心收集各类意见问题21条,处理投诉26起,整改问题12项,回复群众32件,批评教育工作人员11人次,移送纪委问题线索7件;部门回访群众118人次,局长进大厅187人次,调整派驻人员17人;纪委监委专项督查政务服务10次,发现问题83个,整改83个,通报问责县级部门7个,约谈25人,问责处理9人,营造出了“风清气正、一心为民”的工作氛围。

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表示,渠县的干部切实用“辛苦指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用苦干实干赢得了民心。全县干部秉持“朝受命、夕饮冰”的责任感,强化“昼无为、夜难寐”的事业心,持续推进“政策大宣讲·群众大走访”“干群一家亲”等主题活动,23093名财政供养人员常态进村入户,化民怨、解民忧、帮民困,为民办实事80余万件(次),贫困人口从143802人减少到7193人,13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十件大事”两年完成了7件。

对此,达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熊隆东认为,渠县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归纳起来有三个好,第一个好就是维权公开做得好,把资金项目惠民政策,群众权益全方位晒出来,通过院坝活动与群众见面,给了老百姓一个明白踏实的交代。第二个好就是问题切实解决得好,基层干部眼睛向下,深入院坝深入农家,贴近群众,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百姓冷暖有人问,群众呼声有人听,急事难事有人办。第三个好就是凝聚力量发展好,通过宣讲政策,有效地化解了存量的问题,通过面对面解决矛盾,有效地控制了增量的问题,形成了干群齐心共同创业的良好局面,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能够直观感受到党风廉政建设就在身边。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