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可怕!去年四川超三成消费者曾被泄露个人信息

2019-03-14 14:4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9年3月上旬,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组织开展了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2018年消费过程中,有65.4%的受访者遇到过不诚信经营现象,主要为“泄露个人信息”与“广告虚假宣传”等;“网购”已成为当前消费主要渠道,但受访者反映“网上销售的商家”“微商”等不诚信经营现象较为突出。

2018年受访者主要遭遇“泄露个人信息”与“广告虚假宣传”等不诚信经营现象

问及受访者“在2018年的消费中,主要遇到过哪些不诚信经营的现象”时,有34.6%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表示遇到过的问题中,“泄露个人信息”的选择比例最高,为30.2%;其次是“广告虚假宣传”,为28.3%(详见图1,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图1:受访者在2018年消费中遇到不诚信经营现象的情况

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有48.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不诚信经营的现象,城镇为27.4%,两者相差21个百分点。对于遭遇到的不诚信经营现象,城镇受访者选择“泄露个人信息”的比例明显较农村高23.1个百分点。

以上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目前消费市场上,“泄露个人信息”与“广告虚假宣传”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城镇 “泄露个人信息”现象尤为严重,消费者反映强烈;另一方面反映出,由于城镇消费市场结构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商家不诚信经营现象更多,监管部门需加强管理力度。

“网购”是当前主要消费渠道之一,而受访者反映“网上销售的商家”“微商”等不诚信经营现象较为突出

问及受访者“目前主要的购物场所或渠道”时,表示是“网购”和“超市”的比例排前两位且相差不大,分别为68.5%和68.4%,第三是“大/中型商场”,占39.1%。分城乡来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选择 “网购”和“超市”的比例都明显较高,均排在前两位,相比而言,农村受访者选择“网购”的比例较城镇低14.6个百分点(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同时问及受访者“根据消费感受,认为哪些行业或场所的商家不诚信经营现象突出”时,“网上销售商家”的选择比例最高,为26.1%;其次是“保健品行业”,为23.6%;第三是“微商”,为21.8%;另外,表示“没有遇到过”的占22.1%(详见图2,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选择比例排前三位的均为“网上销售商家”“保健品行业”和“微商”。

以上结果反映出,“网购”作为当前消费主要渠道,受访者反映的不诚信经营现象较为突出,经营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图2:受访者认为当前不诚信经营现象比较突出的行业或场所

备注:选择“其他”的受访者主要表示“不清楚”“通信运营商”“流动摊贩”等。

据了解,本次调查是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结合云服务平台网络调查(通过互联网平台推送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选择填答的调查方式,该调查方式推送的调查问卷链接具有唯一性,只能回答一次,访问成功后,链接立即失效,有效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的方式进行,访问对象为全省21个市(州)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调查抽样根据四川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设计,具体采用分层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全省共计完成样本量2400个。受访者中,农村居民占34.2%,城镇居民占65.8%,性别、年龄、学历等各项分布情况合理,调查样本代表性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编辑:彭宛聆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