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19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四川省人口统计公报。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据统计,2018年全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4%,达到14.17%。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我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
2018年,四川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762.5万人,占人口总量的21.13%,比全国高3.25个百分点,比2017年提高0.04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4.8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181.9万人,占人口总量14.17%,比全国高2.23个百分点,比2017年提高0.23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3.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除西藏外,其余30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重均超过7%。我省65岁及以上人口总1181.9万人,仅次于山东,位于全国第二;占人口总
量的比重的14.17%,仅次于辽宁、上海和山东,位于全国第四。
2018年全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4%,达到14.17%。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巨大挑战。
“全面两孩”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2016年初四川“全面两孩”政策落地。2016年、2017年、2018年我省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6-2018年出生人口分别为86.1万人、93万人、92万人;出生率分别为10.48%0、11.26%0、11.05%0。虽然2018年我省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比2017年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水平,出生人口比常年多出生10万以上,出生率也比政策前高1个多千分点。与全国水平相比,2018年全省的出生率比国家高0.11个千分点(国家为10.94%0)。从生育孩次看,201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一孩比例为45.15%,比上年下降1.98个百分点,二孩比例首次超过一孩,达到47.05%,比上年上升0.1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说明:“全面两孩”政策对促进四川生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孩出生数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有利于增
人口数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从我国认定的劳动年龄看(国内统计口径),2018年全省15一59岁人口5201万人,占人口总量的62.35%,比2017年增加33万人,比重增加0.1个百分点。从国际认定的劳动年龄看
(国际统计口径),2018年全省15-64岁人口5781万人,占人口总量的69.31%,比2017年增加19万人。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统计口径,我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超过5000万人,就业人口总量仍达4800多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总抚养比”是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
数之比,表示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当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就称为“人口红利期”。
2016年一2018年,四川总抚养比分别为43.06%、44.08%、44.29%,不足50%,说明当前四川仍处于人口红利期。随着四川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数量型人口红利将星消
减趋势。但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职工退休年龄即将延迟、大批农民工和企业家返乡创业就业以及教育的极大发展提高改善了人口素质,这些都使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的新的结构性红利在较长时间内依然存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