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红色旅游九大行动 力争2019红色旅游总收入超610亿元

2019-03-20 16:0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3月20日上午,四川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红办)在成都组织召开了2019年四川省红色旅游工作新闻通气会。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通气会现场获悉,四川将通过开展红色旅游九大行动,争取2019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2亿人次,红色旅游总收入超过610亿元;推动红色景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创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和省级旅游产业园区。

    

红色旅游精品打造行动

建设提升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提升现有红色旅游A级景区业态及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打造“雪山草地、长征丰碑”“传奇寻踪、伟人故里”“红色传承、川陕苏区”“大爱无疆、奇迹中国”“三线建设、时代魅力”5条四川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加强四川与其他红色旅游省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送;打造四川—法国红色旅游对外合作国际线路,加强红色旅游国际合作;推出一批融红色旅游、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线路。 

红色旅游教育功能推进行动

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景区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支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苍溪红军渡、旺苍红军城、李庄古镇、赵一曼故居、李硕勋故居、夹金山旅游区、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丰富红色旅游教育形式和内容;推动大中小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依托干部学院和红色景区为现场教学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和主题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体验式教学等活动。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推进行动

推进5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快彝海旅游区、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邓小平故里、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汶川特别旅游区等核心景区提质升级;建设红色主题旅游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以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北川羌城旅游区、旺苍中国红军城、仪陇朱德故里旅游景区为核心支撑的省级旅游产业园区;培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重点打造一批集红色场景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实践、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红色文化内涵挖掘行动

建设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构建红色旅游理论体系,支持出版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研究书籍、论文集;实施红色文化“击活”行动。依托大数据、新技术,全面继续挖掘整理四川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扶贫富民促进行动

支持红色文化突出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策划推出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体验项目和活动,培育红色文化主题客栈、红色文化主题餐饮、红色旅游纪念品销售等业态。 

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行动

构建红色旅游主干公路,加快建设G244线、G350线改扩建工程和普通干线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提升红色旅游公共服务,完善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智慧旅游、旅游应急救援避难场所(救援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红色旅游市场监管;优化红色旅游专列线路配置。

红色旅游宣传营销与市场开发行动

举办红色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开展跨县、跨市、跨省的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深化与法国红色旅游的国际合作。 

红色旅游资源创新保护行动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反映红色文化、有价值的书籍、报刊杂志、音像制品、著述、手迹、照片、字画、宣传资料等实物史料,引导积极捐赠;推动长征线路申遗; 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加强革命遗址标识标牌建设;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综合运用实物、照片、模型、绘画、雕塑、沙盘、影像、触摸屏、电子书、场景复原、高清全息投影等多种形式,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引入VR、环幕影院、3D影院、多媒体游客交流台等设施设备。

红色旅游人才培育行动

启动全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提升红色旅游讲解员优质服务水平;实施“全省红色旅游人员培训计划”,提升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发红色旅游培训定制课程,在省内各级院校培养红色旅游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以省内专家为主体,吸收省外知名旅游专家,建立红色旅游专家库;加大信息技术在红色旅游培训方面的运用力度,开发红色旅游手机“微课堂”。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袁琪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