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30日,随着一声低沉的爆破声,龙泉山隧道主洞最后一道“岩石墙”被成功爆除,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龙泉山隧道从西侧向东侧“穿墙而出”,顺利实现贯通。龙泉山高瓦斯隧道是一条穿越油气田地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它的贯通标志着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继桥通后又一次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建成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东进”轨道交通主动脉 设计时速达140km/小时的地铁快线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起于火车南站,经高新区、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一条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是服务于中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之间的主动脉,对整体优化“东进”配套交通线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东进”战略中举足轻重;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也是国内在建的最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长66.71公里,共设车站11座。该工程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国内轨道交通投资额最大的PPP项目。该线作为一条设计时速达140km/小时的地铁快线,在功能定位、融资模式、新技术应用、高瓦斯风险管控、大盾构施工、建设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创新和探索。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第一高瓦斯长隧
龙泉山隧道作为轨道交通18号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天府新站~三岔湖站区间,采用双洞分修方案,矿山法施工。隧道左线长9690m、右线长9724m,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第一高瓦斯长隧,也是钻爆法在城市轨道交通高瓦斯山岭隧道的首次成功应用。隧道集中穿越了苏码头、洛带气田油气储集区,其瓦斯逸出量大、离散程度高、突涌风险极高等特点,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非常罕见。就是这一段近10公里长的隧道,成为连通一山两翼的咽喉。隧址区发育2个褶皱(卧龙寺向斜、龙泉驿大背斜),2个断层(龙泉驿断层、马鞍山断层)、五大富水带(龙泉驿断层富水带、卧龙寺向斜富水带等),沿途地质条件多变,瓦斯风险高,施工方法受限,洞内施工组织难。施工中穿越了高瓦斯异常涌出段、双简路张万沟大桥重要构筑物等高风险地段,施工工期紧、难度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社会广泛关注。
未雨绸缪 积极筹备 谋定而后动
龙泉山隧道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注定它是一条高风险、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特别重大风险源工程,要攻克这么一条高风险的隧道,必须要有一支具备专业技术和专业素养的队伍,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参建各方未雨绸缪、积极筹备,谋定而后动,做到有备无患。联合高校、专业机构对重大方案开展专项研究、模拟与测评,编写了《成都地铁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指导书》、《龙泉山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专项方案》、《龙泉山隧道质量和安全风险控制及管理实施细则》等技术资料,组织各类专家咨询、专家评审32次。从人员培训、方案研究、设备改装、瓦斯监控等方面作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
千人大会战 12个作业面同时施工
因为隧道存在高瓦斯的缘故,只能采用矿山法施工。就一个作业面而言,由于围岩级别的不同,每日开挖长度为1.5m~3m。这样算下来,即使双线推进,9.7公里长的隧道光是开挖至少需要3000多天,更何况两个主洞之间还有32个总长为1062m的横通道,横通道的施工对主洞施工也存在干扰。可工期只有不到三年时间,怎么办?为加快进度,设计时分别在龙泉山隧道中间设置了2座斜井同时作业,这也为后期隧道运营提供管理通道和排风通道。因此,左右主洞所有掘进工作面加起来共计12个,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数百台机械及多种大型防爆设备联合作战的千人大会战场面。
严防死守 构筑五道防线确保掘进安全
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围岩破碎、节理发育,瓦斯离散程度高,突涌风险极高。为了确保开挖时不出现瓦斯事故的发生,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工地建设,通过智能通风、智慧用电和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瓦斯系统监控,确保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施工中严格坚持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开挖前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前方围岩破碎情况和瓦斯情况,首次采用区域地质分析预判瓦斯赋存情况,用以指导开挖循环长度和通风参数;开展高瓦斯隧道通风模拟试验以及通风系统实际测评,通风实行“风电闭锁”装置,防止意外停风;钻爆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在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放炮员、专职瓦检员、安全员应同时检查开挖工作面附近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达到安全值才允许工人进洞作业,放炮前做好安全警戒和安全防护,确保钻爆作业安全;瓦斯检测采取人工检测和自动监测相接合的原则,自动监测实行“瓦电闭锁”装置,确保检测过程全跟踪、全覆盖;施工设备及电气设备全部进行防爆改装,严格执行“动火令”制度;施工现场,从人员、车辆进洞门禁检查到24小时不间断的全隧智能监控系统,从项目配置的瓦检人员24小时定期巡检到第三方监督单位日常巡检等都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关键工序实行监理、安全员、瓦检人员全程旁站。为了使上述瓦斯治理措施得以落实,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设置通风先行、瓦检员认定、安全员确认、现场负责人核实、监理工程师放行的五道防线,参建各方加强过程排查,让规范管理成为常态,确保现场安全管控无死角。
临危不乱 众志成城化风险
2017年7月15日至18日,位于马鞍山断层带附近,隧道在2#斜井工区左右线大里程端掘进至YDK48+235时,检测到超前探孔孔口瓦斯浓度最高为9%,最低值为5%,孔内1米处最高为100%,最低值为90%,孔内3米处最高为100%,最低值为78.4%,瓦斯溢出浓度明显增大。2018年4月15日,检测到2#斜井右线大里程YDK49+097掌子面超前钻孔内0.1m处瓦斯浓度为60%;1m处为80%;3m处为80%。2018年5月27日,YDK46+435右线小里程掌子面施作完超前钻孔后,瓦检员分别对掌子面左、中、右3个探孔内0.1m、1m、3m处进行瓦斯检测,检测结果分别为:40%、60%、68%;2018年8月20日下午,2#斜井右线小里程掌子面(YDK46+206)在钻孔过程中,掌子面周边眼炮孔内瓦斯异常,经跟班瓦检员检测,孔内1m处瓦斯浓度为100%。上述例子表明在高瓦斯段的超前钻孔中检测出高浓度瓦斯已成为常态。
2018年5月至7月,隧道在高瓦斯段落施工时,当掘进至ZDK43+650~+746段时,分别在+650、+670及+746三处的隧道底板和掌子面发现瓦斯集中异常涌出点,实测单孔瓦斯涌出量最大达315 L/min(设计临界值4 L/min),回风中瓦斯浓度持续处于0.3%左右的预警状态,绝对瓦斯涌出量高达5.1 m3/min(设计值1.23 m3/min),瓦斯集中涌出点陆续出现。用水淹没底板瓦斯涌出点,如同烧开了的水不停冒着气泡,并伴有浓烈的汽油味;在掌子面探孔孔口检测瓦斯浓度达到45%、隧道二衬台车等瓦斯易于积聚的地方,瓦斯浓度达到0.57%。瓦斯涌出呈现喷涌的征兆,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面对这些瓦斯异常风险,参建各方临危不乱,调集专业人员,全天候维护、全天候检测,保证通风系统、瓦斯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转,加大人工瓦斯检测频率。对于瓦斯集中涌出点,组织专家会诊,制定措施细化落实,定人定岗,成立工作组进住现场24小时值班,建立工作信息报送机制,全程报送瓦斯治理情况。备足发电机保证供电,对异常点增加一趟通风管以防瓦斯集中涌出,洞内采用局扇风机定向稀释瓦斯。设置瓦斯引排管引排瓦斯集中涌出点的瓦斯,并跟踪检测瓦斯压力的变化情况,当瓦斯溢出无压力时,对位埋设瓦斯引排管与水气分离室连通,然后喷射气密性砼进行封闭,再在喷射砼面布设瓦斯排放管,并按设计要求挂设防水板,彻底封闭微量余漏瓦斯,直到完成二衬砼结束瓦斯的治理工作。瓦斯溢出段落杜绝用火,当回风速中瓦斯浓度低于0.25%时,方能启动隧道掘进工作。
借力科技手段 “啃下”最难硬骨头
群策群力,勇于创新,多项专利技术推广实施。龙泉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坚持预报超前,物探法与钻探法相组合,隧道全程有效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为隧道开挖探路,为安全穿越浅埋、破碎带及断层构造带垫定基础,克服了全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风险大的困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法1篇。在爆破开挖过程中周边孔采用安全导爆索代替电雷管进行光面爆破,减少了电雷管使用数量,克服了起爆器因电阻过大出现“拒爆”情况,有效控制了超欠挖情况,减少了对隧道周边围岩的破坏,降低了施工风险,同时缩短了工序时间,突破了矿用火工品在高瓦斯地层中的光面爆破技术运用。在施工过程中严守瓦斯防控红线意识,采用严格的门禁管理、全防爆电器设备、24小时不间断通风、层层设防的瓦斯检测系统等多举措防控瓦斯,经受住了1号斜井、2号斜井瓦斯异常段施工的严峻考验,确保了全隧未发生任何瓦斯事故;总结关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瓦斯防治的关键技术,编写工法2篇。鼓励小改小革、科技创新,通过物质奖励与荣誉称号相结合,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自主创新。发明了自行式仰拱栈桥、可升降式隧道开挖台架、多功能隧道衬砌养护台架、两级铰翻转自锁组合钢端模等专利技术并应用与推广,提高了隧道施工的自动化程度,即保证了施工质量又节约了施工成本。正因为有了这些创新成果的运用,化解了隧道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严格执行“三同时” 建设绿色轨道交通
发展以市场为本,生产以环保为先。建设轨道交通,必须以不牺牲环境为前提,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即环境保护措施必须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龙泉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环保要求高,为保证施工不破坏生态,隧道开工前,反复踏勘比选,选定了三个弃碴场,设计了挡护及排水设施,并于弃碴后全面复耕。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采用多重环保屏障,设置三级沉淀池确保污水排放标准,全过程实施扬尘治理,仅仅在环保方面,高峰期投入的人员就达到150多人。
龙泉山隧道的贯通为18号线实现高标准开通运营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全线通车后,不仅能满足远离中心城区的天府国际机场客流出行需要,为机场客流高效、准点出行提供有力保证;而且也是满足天府大道廊道通勤客流需求,缓解城市南北发展轴交通拥挤情况,增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联系,密切主城区与简阳市联系的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