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四川“三线一单”这些报告已完成

2019-04-21 09:47:00   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四川观察

4月20日,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四川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推进会在成都举行,要求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深化完善初步成果,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什么是“三线一单”?

“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四川,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中,环境情况最复杂、保护和发展矛盾最突出,“三线一单”编制和落地难度也最大。生态环境部把四川作为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工作的三个先导省之一,希望我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目前我省已形成了初步成果。

共划定综合环境管控单元1009个

截至目前,我省已完成全省“三线一单”总报告和21个市(州)分报告初步成果,共划定综合环境管控单元1009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413个,重点管控单元418个,一般管控单元178个。

以点带面 试点先行

“三线一单”,是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的重要抓手,推进战略环评落地的重要内容,保障环境管理精细化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科技支撑,坚持立足自身、借助外脑,把脉问诊、对症下药,避免走弯路,我省做出了示范先导的一大特色。我省借助成都理工大学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领先实力,针对四川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开展了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估,并纳入其他生态空间划定中,进行优先保护。

“三线一单”编制是开创性工作,没有经验可循,我省在整体推进的同时,以有代表性的小区域为范例,选取眉山市作为试点,解剖麻雀、探索方法、形成经验、复制推广。眉山探索出了综合管控单元划定方法,创新设计了清单格式,摸索出省市有效对接机制,形成了“先试点探路、再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使得全省整体推进工作少走弯路、规范有序。

边编制、边探索、边应用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难在编、重在用。省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市(州)“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发挥主体作用,抓紧抓实抓好“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四川省始终坚持编制与应用相结合,边编制、边探索、边应用。将“三线一单”硬约束纳入即将出台的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以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将“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写入《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完善生态环境准入促进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等4个文件,既强力推动“三线一单”应用落地,又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治本之策。

省生态环境厅于会文说:“要把‘三线一单’真正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抓手,通过‘三线一单’硬约束,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适合的产业,引导构建绿色发展格局,促进生态环境质量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尽快修改完善“三线一单”初步成果,做好收口工作。不仅要如期完成“三线一单”科学编制工作,也要继续在成果落地应用上先行先试,努力形成一套完整的“四川经验”。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四川省政府副省长、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洪波出席会议。黄润秋充分肯定我省“三线一单”编制站位高、起步快、工作实,成果来之不易,既有科学性又具合理性,对最终成果落地充满信心,不仅本省工作达到了阶段性的任务要求,也充分发挥了先导省份的带动作用。(高慧玲)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