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6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组织的2019年4月报刊审读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听取了专家关于报刊审读情况的汇报及建议。据了解,这是四川省机构改革以后省级层面召开的首次报刊审读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我省将怎样做好传媒监管工作?负责报刊审读的专家们又提出了哪些好的建议?
省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首次组织报刊审读会
报刊审读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报刊主管单位在报刊出版后组织有关人员,依法对报刊出版质量进行的审阅和评定,是报刊出版事后管理的重要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召开的报刊审读会议是四川省机构改革以后省级层面召开的首次报刊审读会,也是省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首次组织的审读工作例会。
根据四川省机构改革方案,省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对外加挂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省电影局牌子。传媒监管处是省委宣传部负责行政审批、媒体监管工作的内设机构,承担省本级相关行政审批职能,负责新闻记者证的审核、发放和监管及对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和报纸(报社)出版活动的监管等,组织查处重大新闻违法活动,协调推动传媒监管手段创新。
本次会议由传媒监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伟德主持。来自传媒监管处、出版处的相关领导以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巴蜀书社、四川教育报刊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分忧杂志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坚持问题导向 专家汇报提了这些好建议!
根据审读情况,本月全省各地报刊出版质量如何?立足新的时间节点,新的媒体环境,专家们对今后的报刊审读工作又有哪些新的建议?
首先,对于什么是审读?四川教育报刊社原社长谢志道表示,审读就是找问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其中,一要注重内容审读。二要注重编校质量,这也是考验编辑队伍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和三审是否严格。他表示,审读不是发现问题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但就发现的这些问题提出意见是审读人员的职责所在。
“现在报刊的内容大多更注重实用性,按以民为本、做好服务为导向发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原主任编辑张宪民首先以自己负责审读监管的报刊为例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巴蜀书社原社长杨宗义对报刊审读的范围提出调整建议,他表示,因为报刊太多,难以全覆盖审读,所以应该尽快调整审读范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内容比较重要、出错率比较高的报刊,对于部分不涉及重要工作又做得比较好的报刊可以列入免检名单。此外,他也建议,要加强报刊监管的事前防范,加强举措,针对比较重要、出错率高的问题要进行培训,从而让监管取得更好效果。
四川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编审唐瑾怀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他表示,现在有些报纸已经停刊,还有一些从纸媒转向网络媒体,这些报刊审读应该删减,同时,建议新增和加强对社科学术刊物、文艺性刊物的审读。
《分忧》杂志社原副编审郑科金则建议,应该加强报刊审读的权威性。怎样加强?他表示,一方面,对于报刊审读,应该送审的报刊坚决不能因为各种原因漏送。另一方面,对于有问题的报刊,应该给与及时的建议和措施,帮助他们把办报办刊质量提高。
四川人民出版社原编辑室主任、编审李洪烈就报送形式提出新建议,为了实现报刊送审的及时性和快捷性,建议变更报刊寄送的形式,从而避免报送时间过长等问题。
陈伟德在听取了各位专家关于报刊审读的具体问题汇报及建议后总结表示,对于专家们的建议,传媒监管处将充分吸收,系统疏理,提升监管质量。下一步,将特别针对审读范围调整,加强日常监管、培训、处罚,以及对新媒体的管理问题等抓紧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监管,也欢迎专家们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他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依法监管、健全制度、传导压力、动态调整等监管工作原则,加强培训,提升政治鉴别力和业务水平,做到事后监管与事前防范并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