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情定凉州四月暖,彝汉结盟续新篇。近日,万源市教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娟一行赴凉山州喜德县,调研该市教师在凉山州脱贫攻坚支教工作情况,并亲切看望慰问张杨、高枫、王兴刚三位教师。
在凉山州喜德县中学,慰问组一行不打招呼,随堂听了张杨、高枫两位教师的推门课,随机查看了他们的“教学六认真”工作;并深入教师宿舍,详细了解了两位教师的生活情况。慰问组对两位支教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业绩十分满意,表示将全力当好“娘家人”,进一步协调落实援彝教师的待遇保障。
随后,慰问组一行走进喜德县贺波洛乡村小,看望慰问了在偏远乡村支教的王兴刚老师,全面了解了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具体困难。鼓励王兴刚要不忘初心、坚守岗位,扎根一线历练育人本领,展示支教风采。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教育扶贫的宗旨,更是支教教师的艰巨使命。”调研慰问组向三位支教教师发放了慰问金,希望像他们一样处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最前线的支教教师,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全力为喜德教育狠下“绣花工”,为新的“彝汉结盟”做出万源贡献。
据了解,喜德县是彝族人口聚居地和彝语发源地,有“母语之乡、漆器之乡”美称,全县近20万人口中,彝族人口占99%。受恶劣气候条件、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等因素制约,喜德县经济发展一直滞后。喜德中学共有初高中学生2896人,99%是彝族学生;贺波洛乡中心校是凉山州为数不多的汉语彝语双语教育示范学校。
2018年6月,经省委组织部选派,万源市派出张杨、高枫、王兴刚三位教师赴凉山州开展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近一年来,三位教师克服环境、生活、语言等重重困难,深入教学一线,勇担工作重任,从事班主任、学科教学、控辍保学、禁毒防艾教育等多项繁重工作,在凉山州教育扶贫及“治超、治艾、治毒、治愚”四治工作中做出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张杨老师去年冬季受高原气候影响患鼻炎咽炎,手术后没请假一天,带病坚守课堂;为全身心投入工作,2019年春季开学后将妻儿一同带到凉山,一家人携手扎根帮扶。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陈本强 蒲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