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中国寨堡遗产联盟仪式在武胜宝箴塞旅游区正式发起

2019-05-12 13:1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宝箴塞民众防御建筑群峰会”在武胜县宝箴塞景区如期举行。

峰会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有关部门(单位)、广安市有关领导,国内遗产、历史文化、建筑、旅游、规划等学界知名专家,同塞堡遗产地代表、乡村遗产酒店代表、文旅企业代表们。围绕“塞堡类遗产文化价值研究”、“塞堡类遗产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塞堡类遗产活化利用与乡村振兴”三大议题展开交流,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多元途径探讨”进行圆桌对话。

峰会期间,经四川省武胜县发起,广东开平市、贵州遵义市等积极响应,决定携手成立“中国寨堡遗产联盟”。首批吸纳开平调楼与村落、遵义海龙屯、武胜宝箴塞加入,并把联盟秘书处设在武胜宝箴塞旅游区,旨在共同探讨宝箴塞民众防御建筑群的突出价值,为塞堡类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与活化利用指明方向。

据悉,武胜宝箴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近代中国民众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荣获“全国古村落与古民居保护奖”。它将城墙、碉楼、回廊及四院三天井布局的厅、堂、阁、楼融为一体,形成规模宏伟、全封闭式的要塞堡垒。这座建于1911年、扩建于1932年的要塞,是冷、热兵器交融时期军事防御的代表性实物,它不仅有蜀中罕见的闽南团楼建筑,又有通廊迂回、严密精巧的防御体系,曾获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原组长罗哲文先生“全国罕有,蜀中一绝”之赞誉。

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踏勘和考古调查证实,以宝箴塞为核心,向南至合川的燕窝镇,向西北至武胜胜利镇的天生桥,长约12公里,宽2—3公里,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院、碉楼、山寨、古桥、古井等建筑约100处,共同构成了牢不可破的庞大的民众防御建筑群。目前,遗存有宝箴塞、段家大院、护院碉楼等完整文物,段氏宗祠、段丹亭寨等部分文物。

近年来,武胜在宝箴塞旅游景区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通过打造舞台剧“神秘宝箴塞”、拍摄电视剧“大英雄”等活动来深入挖掘和展现宝箴塞文化内涵,并确立了保护与活化利用宝箴塞民众防御建筑群的目标。

陶秋成 牟淼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郭建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