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川博陆续上演古琴展、专家鉴宝等精彩活动

2019-05-18 19:2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文创大赛、专家鉴宝、文物征集、大咖讲座、音乐鉴赏会、古琴及书画展、流动展览进校园、书画修复展示……每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全球文博机构的盛日。记者从四川博物院获悉,四川博物院围绕“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的年度主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为观众奉上公益连连文化大餐。

古琴展、文化创意大赛、专家鉴宝等活动好戏连连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琴•心”四川博物院藏古琴展正式开幕,面向公众展出19床古琴,其中不乏镇馆之宝,如唐代神农式古琴“石涧敲冰” 曾为元中书令耶律楚材收藏。据传,耶律楚材最好古琴,不仅善弹《广陵散》,自称有“琴癖”,还爱收藏名琴,家中遗产“唯名琴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而已。”耶律楚材曾居于北京西郊别墅玉泉山庄,故在他珍藏的这把古琴上刻下“玉泉”方印,而“石涧敲冰”,则喻其可发金石之声。

 

同日,作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重要环节,“传统的未来”──第六届“川博杯”四川文化创意大赛启动仪式在川博举行。赛事以“川博精选馆藏文物、文旅融合创新文创设计、文创设计扶贫”三大主题面向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高校在校师生、青年设计师征集作品,设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8名及网络人气奖等诸多奖项,鼓励、推动四川大学生及优秀青年设计师的创新意识,为传承巴蜀文明、促进文旅融合,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贡献力量。

 

文物专家鉴宝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社会生活变迁物证征集等活动也陆续上演。四位专家免费鉴宝活动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就陆续迎来上百名持藏品等待专家鉴定的藏家。参与鉴宝的以书画类、玉器类、陶瓷类出现最为频繁。征集组则合计征集捐赠70余件。其中不乏一些特别有价值的历史见证物,如有民国时期的各种包装盒;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竹油灯、马灯等。在文保中心二楼书画装裱室,修复师们现场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并讲解了纸质文物的日常保护知识。

 

 

张大千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开幕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除了在馆内开展的丰富多彩活动,川博的馆外活动同样精彩。2019年正值张大千诞辰120周年,“大千艺象──张大千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内江市大千艺术馆开幕。

据了解,本次大展从5月17日持续到5月19日,现场展出张大千书画作品60件套和文献资料40余件,其中四川博物院馆藏张大千双雀图轴、临初唐女供养人像图轴等38件精品文物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5月17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共同举办“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进校园”活动。此次展览展出30余件体育题材经典文物,通过史前体育、射艺与射礼、御术与马术、武艺与武术、球类运动、棋类运动、休闲体育等单元展示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投壶、木射、捶丸、射箭、蹴鞠、击壤等古代体育项目互动体验,皮影艺术家带来的流动皮影表演,青年书画家挥毫送笔墨,都将现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除了线下活动,川博还陆续推出了“全球博物馆周”“文物有戏(广播剧)”“文物消防安全互动”等线上主题宣传活动。博物馆不再是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当今的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交互性,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欢迎观众们前去观赏、互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