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四川省依法治省研究智库“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法治保障”高端论坛暨四川省行政法学会学术研讨会举行。会议以“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法治保障”为主题,分论坛议题围绕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法治保障、“放、管、服”的法治实践与行政法理论革新、新型智库建设与区域(自贸区)法治保障等内容展开。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委党校主办,四川省委研究室(省智库办)协办,四川省依法治省研究智库、四川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四川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决策咨询部联合承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共吉林省委党校、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委研究室(省智库办)、省委依法治省办、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人社厅以及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等市州党校90多位法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法治保障”建言献策。
当前,四川省正从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方面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较之前大幅提升32位,在其10项评估指标中,有3项都与法治密切相关,比如执行合同、破产和投资者保护等。”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左卫民在现场表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法治发展对国家和地方发展以及治蜀兴川有着重要意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泰安在发言中表示,优化营商环境要在有利于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的地方做加法。例如要在高质量制度供给上做加法,在国有企业负面清单上做加法等。他提出,要优化程序、压缩时间,在程序、时间上做减法,同时在税费成本上做减法。同时要在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上做乘法,除去阻碍营商环境优化的落后理念,提升企业获得感。
据悉,近年来,四川省委党校依法治省研究智库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省委研究室(省智库办)以及四川省委党校校院委的指导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会议精神,围绕智库课题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四川省情,突出研究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智库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打造了一支跨学科、高层次、梯次型的研究团队,包括首席专家在内的法学高层次人才20余人、省内相关学科骨干和一线部门工作骨干40余人,在开展决策咨询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记者 陈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