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继德国西门子全球仿真及测试技术(成都)研发中心、中德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成都)工程中心签约落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迎来了中德两地第二次“牵手”──在生物医药健康领域开展合作。
5月27日,“罗伯特·胡贝尔”诺贝尔奖工作站揭牌仪式暨中德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交流会在成都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举行,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标志着全区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正式建成。由此,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落户
健康产业前沿科技转化加速
“成都经开区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这里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环境,我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建立工作站。我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健康产业前沿技术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共同推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工作站揭牌仪式上,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胡贝尔在发言中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罗伯特·胡贝尔教授在活动中表达了主要合作意向──依托该工作站,柔性引进国内顶尖人才和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资源,协助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引进健康产业优质项目、孵化企业,进一步整合健康产业链相关企业资源,研发和转化一批健康产业前沿技术成果,引进和孵化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诺贝尔奖工作站。
据介绍,此次“罗伯特·胡贝尔”诺贝尔奖工作站设立,也是继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德国海外人才工作站后,又一重点人才工作平台建设项目,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首个以人物命名的诺贝尔奖工作站,双方将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国际项目交流、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于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提高国际顶尖人才凝聚力,提升医药行业原始创新水平、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具备重要意义。
看好成都经开区发展潜力
诺贝尔奖得主抛来“橄榄枝”
事实上,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与德国有着十分深厚的合作基础。
首个国际合作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项目落户并开工;西门子全球仿真及测试技术(成都)研发中心和中德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成都)工程中心签约落地;中德合资品牌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德国博世力士乐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全球高精尖项目频频落地,与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实力、潜力、影响力密不可分。
看好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与德国深厚的合作基础、以及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人才优势、发展潜力,诺贝尔奖得主工作站选择向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抛来“橄榄枝”。据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稳步推进多元共兴战略,已基本形成以医药等产业为重要补充的主业突出、多元共兴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全区现有生物医药企业42家,2018年规上生物医药企业总产值达10亿元。通过建立1+2+N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人才服务机构保障、“龙泉驿人才新政16条”等人才政策保障、搭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人才服务保障措施,聚集了各类人才共35万人,人才密度接近30%。
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和人才引进,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作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围绕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正大力聚集高校院所高端人才、招引高校院所高新项目、共建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加快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成果孵化转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先后获评“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可以说,诺贝尔奖工作站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健康产业发展加装了“新引擎”。
中德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交流
探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成长有了土壤,未来发展朝着怎样的方向?在一场精彩的交流会上,胡贝尔教授团队、项目分享嘉宾、高层次专家人才共35余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交流分享,旨在促进中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进一步合作、推动工作站与企业之间加快建立有效的人才技术交流、工作沟通机制,加快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生物医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国家级特聘教授、天府诺创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李桂根现场分享了《药物的GAP合成技术》,四川省特聘教授、成都特聘专家窦登峰分享了《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与筛选技术》,德国洪堡学者、成都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吴君臣围绕多肽药物研发展开成果分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府诺创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钟国富围绕具生物活性分子骨架结构的合成展开技术分享,各专家教授分别就各自项目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圆桌沙龙环节,美国肯塔基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上海市“浦江人才”专家程继军围绕主题现场设问,将活动推向高潮。参会代表们共同探讨和论证创新生物医药研发的生态格局、创新思路、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等环节,为进一步整合人才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务实合作共谋良策。
近年来,生物医药创新在全世界受到广泛关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生物医药公司越来越多拥有自己的在研产品管线,以及创新药新兴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也逐步进入新时代。与会专家表示,诺贝尔奖工作站的建立,人才之间、企业之间深度的合作交流,必能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打开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