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成都覆盖到哪些医疗机构了?医疗机构骗保,部门怎么管?医保帐户是否能够移动支付?日间手术用医保支付行不行?……昨日,市医保局做客《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就群众关注的一系列医保话题,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出了权威解答。
【热点一】打击骗保
首次将医保诚信服务纳入协议管理
情景还原:去社区医院看病,明明是简单的门诊治疗,却要让你住院。
允许或者诱导非参保个人以参保人名义住院的;将应当由参保个人自付、自费的医疗费用申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挂床住院或将可门诊治疗的参保个人收治住院的......这些行为都属于医保骗保。
前不久,国家医疗保障局就通报了8起欺诈骗取医保基金案件,涉及多个省市。那么回到成都,针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管理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大监管力度呢?市医保局回应,作为政府医疗保障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市医保局将着力打造“阳光医保”,持续保持惩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持之以恒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主要举措:协议管理、现场检查、智能监控和智能审核。
主要做法:创新采用了智能监管来搜查线索,组织实施比较精准的靶向检查,采取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账面检查和群众随访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监管。
创新做法:修订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首次将医保诚信服务纳入协议管理。成功创建国家医保智能监控地区示范点,将用2年时间推动医疗保障基金基金工作取得新突破。
那么,针对骗保行为,成都今年打击和监督重点指向是什么呢?
据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1日,成都全域动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包括冒名就医、允许冒名就医,外借社保卡就医,还有虚报冒领,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医保基金等21种欺诈骗保行为,被列入常见骗保行为之列。
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大病补充、医疗救助等医保基金欺诈骗保行为等都在今年重点打击的范畴。
“医疗机构骗保有两个主体,要么是个人主体,通过虚假的就医诊断证明,为自己获得个人的利益,另一种是医疗机构,国家开展打击骗保行为,重点就是打击医疗机构违规使用社会保险基金的机构。”该负责人说,而对医疗机构骗保的典型行为,除了医保部门加大监管外,更需要广大参保群众,遇到情况勇于举报,医疗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及时跟进查处,这才能更好的维护广大参保人员利益。
【热点二】异地医保支付
今年力争实现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异地就医
情景再现:在绵阳参保的小张,到成都医院就医也可刷卡支付门诊费用。
异地医保支付是一项惠民实举。那么成都异地就医覆盖多少医院了呢?据介绍,我市目前承担了全省80%的异地就医结算量,省内参保人员在我市可以享受住院、门特、门诊、药店购药等服务,跨省参保人员在我市可以享受住院服务。截至目前实现了全市所有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异地就医,包括华西和省医院在内,都覆盖到了。另外,都江堰、新津、温江、崇州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也全部开通。目前,成都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数量以30%以上速度逐年递增。具体数据为省内住院562家,其中支持跨省住院的385家、药店购药2788家、门诊支付563家。
最新举措:在简化流程、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上,市医保局今年还将推动西南四省一市(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门诊和药店购药跨省异地就医试点工作;增加异地就医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力争实现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简化备案手续,实现网上备案。给老百姓提供“备案不见面”的服务。
【热点三】扩大医保适用范围
住院医疗支付可用家庭及其他成员的医保账户
情景再现:小王两口子都是本市参保人员。小王妻子上月因发烧进行了门诊治疗,小王用自己的医保卡支付了治疗和药品费用。
今年3月,我省发布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有关政策的通知》。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到,新政策主要扩大了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成都市职工本人、配偶、夫妻、双方父母、子女基本医疗住院和门诊个人负担费用。“以前个人账户不能支付家庭成员住院自费费用,但是这次省上的政策是扩大了支付范围。所以现在住院的时候,他本人及其配偶,双方父母的,子女的,都可以用个人账户资金来支付住院所需个人负担的医疗费。”
其实,成都早就有相关政策。据该负责人介绍,早在2015年,我市就出台关于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的标准和支付范围相关政策的通知。将以下费用项目列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第一是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预防接种、健康体检、康复理疗费用;第二是参保人员的家庭成员,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第三是参保人员以个体身份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必须经他本人申请,可用个人帐户卡上的钱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第四参保人员在我市定点的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部分康复项目的费用,以上账户支付范围在我市早已施行。
此次省上新政扩大了适用范围,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个人账户调整只是在统筹地区内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也就是直系亲属,夫妻双方、父母或者是子女都属于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才可以使用。统筹地区内,卡是互通的,可以直接刷卡使用。如果本人是成都市参保的城镇职工,但父母在省内的其它地方,现在暂时还不行,不过下一步可能会放开。
【热点四】移动支付
电子社保卡普及,扫码就可支付
情景再现:不用携带实体社保卡,打开支付宝绑定个人电子社保卡,即可实现扫码支付。
随着5G技术商用时代到来,医保帐户的线上移动支付也将更便利、更普及。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医保服务”,是医保局的一个重点工作,“在2017年已经先期在一些医院和药店,实现了用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手段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也就是,实体卡刷卡输密码的方式也可以,用手机出示电子社保卡的二维码,医院药店扫码也可以支付。”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市所有定点药店全部开通了扫码支付这项服务,达到1万多家。医院目前有20多家,因为医院需要与其本身众多系统做对接,还需要逐步来推进。“现在的天府市民云APP,支付宝、还有一些手机银行APP,都实现有电子社保卡的绑定和领取功能。微信也有。只是今年按照国家社保卡的统一规范在做电子社保卡认证体系的切换,目前微信平台的技术调试还没有通过,暂时还不支持使用。”该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的互联网平台,都会增加自助的功能,可以在平台上上传需要的资料,远程办理相关业务,查询医保参保情况和就诊情况。目前系统还在准备和调试中,今年有望实现。
【热点五】医保支付覆盖日间手术
今年我市还要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日间手术范围
情景再现:小明是名出租司机,因在跑车中发生车祸被紧急送往华西医院手术治疗。考虑伤情,医院当天给他进行了手术并完成住院,小明用医保卡支付了费用。
目前,我市有华西、省人民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口腔医院和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这5家医院实现了日间手术的医保支付。据介绍,日间手术不等于门诊手术。日间手术是指本来应该住院实施的手术,医院通过调整其管理模式和治疗流程,在24小时之内,特殊情况下不超过48小时内,完成从患者入院、出院、手术或者操作的诊疗服务方式。
“我们规定了患者实施日间手术的话,他入院前和出院后一些符合报销条件的费用可以纳入报销。”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有华西、省人民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口腔医院和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这5家医院实现了日间手术的医保支付。今年我市还要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日间手术范围。“去年年底我市已出台将日间手术纳入医保支付的相关文件,文件明确医疗机构需要将他能够开展的日间手术的病种、费用等情况向卫健部门进行备案,备案之后就可纳入医保支付。”
该负责人还介绍所说,如果患者是住院做放化疗,或者是特殊门诊做放化疗,目前这一笔费用是可以纳入医保报销的。下一步将探索日间放化疗,这种不同于特殊疾病门诊的放化疗和住院放化疗之间的一种新放化疗模式,纳入医保支付。目前正在做相关调研。
(记者 缪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