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爱心助人不间断 83岁老党员捐款10多万

2019-06-12 11:1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说起退休后坚持20多年爱心助人的事情,他连连摆手,轻轻地说道,“不要提这些,我们也没做什么,尽力而为而已。”

这个清瘦,戴一副眼镜,雪白的短发,连眉毛也白了,目光柔和,面容慈祥,说话轻声,但思维清晰的老人就是国网德阳供电公司的退休员工彭良田,今年已是83岁。

“退休之后,总想做点什么”

1954年,西藏江孜发生了千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年楚河上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7月14日,堰塞湖崩塌,上亿立方米的泥石混合洪水冲刷了江孜的土地。那时的西藏刚刚和平解放,彭良田所在的解放军18军代替了部分地方工作,成为了洪水后援助重建的主力部队。

“宗山西面的佳日觉那条江孜最繁华的商业街道,除了靠山的那一面情况好一点外,街道靠河的那一半全部被水冲毁……遍地残墙断壁满目疮痍,所有地势平缓的地方,可以说是寸草不留,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彭良田在他的《进军西藏的回忆录》里详细描写了当时的情形。

“自然灾害对当地的打击是摧毁性的,受灾的地方和人是真的需要救助啊,不容易……”说到这里,老人陷入了沉默。

1984年,彭良田和妻子车定英调到国网德阳供电公司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四川石渠发生雪灾,彭良田和妻子车定英向两地各捐出了500元,由此走上了助人的道路。

到底是哪一年的哪一日捐了多少钱,老人只记得个大概。长江特大洪水、松花江洪灾、5.12大地震、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楚雄干旱……20多年来,夫妻两人已累计捐款10多万元。

“我是老党员,想在扶贫上尽一点力”

退休的彭良田和妻子车定英总觉得力所能及还能做点事。当时,德阳市旌阳区儿童福利院还在城北108国道旁,有一次车定英打听到这里的孩子需要帮助,他们就一起专门买了衣服送去,后来连续几年都去看望孩子们。当听说寿丰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时,夫妻俩更是在每年春节前去看望。

在彭良田的记忆里,有一个叫李晓萍的女孩印象特别深刻,当时他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女孩做了手术,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没钱上学。“我们俩赶车到了她所在的场镇下车,然后爬坡上坎走了几个小时的机耕道,终于找到了她家。”彭良田至今还记得,女孩家有三间土坯房,当时连房顶都没有了,无力修缮,“确实很穷,你们车阿姨最不忍心看娃娃受苦。”夫妻俩当即给女孩拿了400元钱,让她继续去上学,后来两人又去女孩家里回访了一次,但是没见到女孩本人,被告知去参军了,“我们终于放心了。”说到这里,老人开心地笑了。

“我是一个老党员,想在扶贫上尽一点力”,彭良田说。2018年,在旌阳区关工委和红十字会牵线下,夫妻俩联系到了新中学校。9月份开学之际,两位老人来到学校,为14名特困学生捐赠了一学期的生活费,“算是送给他们的一份开学礼吧!”今年3月,两人再次来到学校看望孩子,又拿出10000多元现金,捐给14名家庭经济特困学生作为一学期的生活费。下半年的新学期,他们还要为这些孩子再捐10000元的生活费。

“我们就是平常过日子”

“你说我这条裤子啊,我这条裤子是彭良田15块钱买回来的,他穿着短了,我拿来穿,刚合适又舒服,至少3年了。”车定英说,“衣服穿戴嘛,我们从不追求品牌,冬暖夏凉就行。”

“彭老师车老师可真不在乎这些,你看他们的沙发、桌子,都是拣他们妹妹的。”彭良田多年的老邻居、老朋友樊萍说,“前几年单位组织集体捐助,别人都是拿旧的捐,他们拿出来的衣服,哪件都比现在他们身上穿的好。那是儿子媳妇给买的,他们全捐了,自己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就觉着挺好。”

对于这些,彭良田却说:“我们就是平常过日子,省吃俭用,没有这回事。粗茶淡饭落胃好消化,旧衣服贴身舒服,在这些地方花钱根本不值得。”老人觉得他们就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过日子,并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刻意去做什么。

彭良田和妻子车定英目前最大的牵挂,就是他们资助的那14名孩子,其中最小的上小学二年级,最大的上初二。“我们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不知道能不能资助到最小那个孩子初中毕业。”不过,老人已经和儿子商量好了,如果自己和老伴走了,希望儿子、媳妇能帮他们完成爱心接力。

这些年,老两口出门献爱心,儿子没少开车送他们,就连孙女都加入到了他们的爱心队伍中,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支持爷爷奶奶。

如今,让这些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便是老人最大的心愿。

李如宏 周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