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世界荒漠化日,今年四川世界荒漠化日纪念活动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建设美丽四川”。目前,我省正推进荒漠化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并扩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范围。
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四川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地改良以及修建水利水保设施等措施,累计治理岩溶区665万亩。同期,探索柳沙障、沙袋沙障、植灌、防风林带等多种防沙治模式,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80万亩。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845万亩,与内江市大小相当。
在四川,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化和岩溶地区石漠化。在全省现有的149万公顷荒漠化土地中,沙化土地达1294万亩,分布于85个县、市、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1000余万亩,分布于46个县、市、区。也因此,四川是全国唯一的土地沙化和岩溶区石漠化面积都超千万亩的省份。
四川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启动于上世界90年代。上世纪末先后启动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为土地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工程抓手和治理空间。近年来,又先后把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在全国率先统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启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