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绽放在精准扶贫路上的铿锵玫瑰

2019-06-18 21:5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余大哥,你好!我是你的结对民警,能在两百多户群众中结识,说明这是缘份,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会经常来走亲戚的哦!”这是吴红第一次见结对帮扶群众时说的话,简短、朴实、真挚。

两年前,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对接黄许镇富新村精准扶贫工作,法制大队副大队长吴红领受了帮扶富新村16组村民余纪富的任务。刚接到任务时,吴红对余纪富的家庭信息知之甚少,对于其贫困状态、因何致贫、如何帮扶等,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既然组织安排我帮扶他们家,那就竭尽所能。”吴红说,“找出贫根,才能找准脱贫路子,因地施策,才能尽快帮助余家脱贫奔小康。”

余家来了位“贵人”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暧。黄许镇富新村地处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丘陵地带,以农耕经济为主,农产品品种单一、经济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2017年6月,天气已显酷热,吴红和同事行走在田间,脑海中猜测着余家的现状。然而,当来到余纪富家时,她还是被这家人的窘况震住了。

余纪富已60岁,妻子失聪、一级残疾、无劳动力、高血压长年吃药,唯一的儿子无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一个孙子在读初中,一家4口居住在80平方米的老旧砖木房。余纪富年过八旬的母亲,虽然不是完全靠他承担赡养责任,但日常生活起居基本靠他打理。除了几亩田地微薄的收益,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全靠余纪富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看到这些,吴红忍不住心里一阵哽咽。

看着余纪富沧桑消瘦的脸庞,握着他长满老茧的双手,吴红动情地说:“余大哥,我是旌阳公安分局的民警吴红,能在几百户群众中与你家结对,这是我们的缘份,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会经常来走亲戚的哦!”面对笑容满面的吴红,余纪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也许,在他的认知里帮扶干部应该没有这么热情亲切,又或许他觉得这一切只是短暂的,有些不敢相信。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吴红了解到这位“余大哥”更多的情况,面对生活的困境,他没有放弃,脸上的笑容充满了乐观和坚毅。

“这些群众非常朴实,这么困难,他们依然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激情、永不放弃,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脱困脱贫。”吴红说。回到单位,她冥思苦想,还召集大队其他帮扶责任人一起讨论研究如何帮助这位余大哥脱贫的举措,并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及时上报分局扶贫办公室。

余家多了位“亲人”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部署,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做好,也许困难,但只要努力找准发力点,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就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在法制大队工作会上,吴红这样要求大队民警,而她更是身体力行,把帮扶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

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吴红除了在每月固定的扶贫日去余大哥家以外,每到端午、中秋、春节等佳节时,不管工作有多忙,她都会在节日前夕抽空,带着节日慰问品去看望他们一家,了解他们节日前的准备情况和生活中的困难。一次、两次、三次……不知不觉间,两年就过去了,余纪富一家对吴红的称呼也从最初的“吴大队”“吴警官”变成了“小吴”。

2019年初,余纪富因牙龈癌手术治疗,吴红获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驱车赶往余家,送去了营养品和慰问金,她说:“余大哥,我们是亲人,亲人生病了,我来看望你是应该的,你要好好修养,医疗报销和生活上有困难及时告诉我,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一起解决。”

“小吴,最近很忙吧,家里花生熟了,哪天过来吃?”。2018年9月初的一天,吴红接到了余纪富的一个电话。吴红恍然想起,因为近期雨水偏多,而余家因为缺乏劳动力,如果花生不能尽快挖出来晾晒,就可能在地里发芽烂掉,大半年的心血可能付之东流。恰好那段时间吴红脚踝扭伤,不能走路。她只好说:“余大哥你不用给我留,等这两天工作忙完了我就来看望你们。”通完电话后,吴红马上委托单位其他同事,赶往余家,了解情况,当得知他们的花生已经挖完了,她的心才放了下来。

两周后,吴红可以慢慢走路了,她让同事开车一起到余家,和余大哥一家拉起了家常,从聊天中得知他们家里的电视机已经坏了很久了。回到单位,她立即把余纪富家中无电视机的事汇报给分局扶贫办,经多方奔走、协调,在分局支持下,为余家购买了一台新的电视机,并检查维修了电视信号设备。收到电视机的余纪富非常激动,连忙打电话告诉吴红这个好消息:“小吴,谢谢!谢谢你!那天我也只是随口说一说,抱着一种试试的心态,没想到你真的帮我申请到了,现在我们一家再也不会为没有电视看而烦恼了。”

余家找到了“恩人”

“扶贫要让他们找到发展生产、致富增收的好办法,对症下药才能除去病根,我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解忧、解困,祝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吴红在自己的扶贫日记上这样写道。

2017年9月,吴红在一次走访中得知,余纪富家种植的水稻当年获得了丰收,然而由于要外出打工,没有时间打米卖钱。吴红一边安慰他一边说:“不着急,这样吧,你把稻谷送往加工厂,大米我来帮你销售。”当天下午,吴红在了解了大米行情后,动员法制大队全体工作人员积极购买,同时向周围同事、朋友、亲戚等推销,仅仅4个小时,500余斤大米全部订购完毕。当吴红电话向余大哥报告好消息时,他激动的说“谢谢你,这下我就不担心怎样向老板请假去卖米了,我下班后马上去打米……”接下来的时间里,吴红利用周末和下班后的个人休息时间,驾驶自己的车分批将500余斤大米拉回,并分送到每个购买人手里。困扰余家的粮食储存、增产不增收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今年春节前,吴红在余家走访时,看到他们的住房室内潮湿有些加重。经了解,由于房屋正后方有一约5米高的小山丘,距主房屋仅1米左右,到洪水高发季节就易造成排水不畅甚至雨水倒灌,去年7月那次洪水过后,房屋就有些受损,室内潮湿严重,家具、物品非常容易长霉。吴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单位后,立即将情况向扶贫办作了书面报告,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对余家的房屋进行安全评估,制定了维修方案,目前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精准扶贫 永不言弃

吴红是旌阳区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丈夫也是一名警察,在另一个单位工作,孩子在外地工作。作为“家中的老大”,她除了应对单位繁重的工作,柔弱的肩膀还要承担家庭的琐事和照顾父母日常生活。在同事眼中,她既是业务能手,也是知心大姐,对任何事情都是尽心尽职,亲力亲为,遇到困难也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推卸,对同事,处处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她更是不遗余力地将扶贫结对的群众真正当作自己的亲人。

从“警民亲”活动到“走基层”“双联双帮”,再到“万警进万家”“精准扶贫”,10年帮扶路,她主动融入群众的角色里,用真情、真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旌阳区双东镇的张大姐就是吴红在“万警进万家”活动中结对帮扶的群众,5年多来,每当张大姐家里有农产品或家禽需要销售时,她会想尽办法帮助一起销售,每逢节日,她依然会去看望慰问。

“把群众当亲人。”今年已年届50的吴红就像一枝绽放在精准扶贫路上的铿锵玫瑰,从不放弃、永不言悔,用热心、真心、诚心与帮扶群众心连心,为他们描绘着美好生活的幸福画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