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审计厅获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发挥国家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功能,审计署成都特派办与四川省审计厅对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了《四川省扶贫风险提示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分别从脱贫质量和成效、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扶贫资金项目效益、脱贫攻坚存在的风险隐患、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动六个方面进行风险提示。
在脱贫质量和成效方面,《清单》提示要防范追求短期脱贫,贫困群众“被脱贫”,未严格坚持扶贫标准等风险。对于短期脱贫,《清单》明确指出要防范以下两种情况──贫困村将财政资金以放贷或“入股”给合作社或企业获取固定利息分红,在自身无产业、集体经济为“空壳”的情况下脱贫;将金融扶贫资金“户贷企用”借贷给企业后的利息分红算作贫困户长期收入,影响脱贫长效。
关于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方面,《清单》指出,要特别注意教育扶贫系列政策、金融扶贫系列政策、产业扶贫政策政策住房安全政策未落实的情况。其中在教育扶贫系列政策落实方面,主要关注补贴应补未补,教育扶贫项目应完工未完工、应开工未开工等情况。在金融扶贫系列政策落实方面,要从贫困群众应享受未享受扶贫贷款贴息、利率优惠政策;扶贫小额贷款违规“户贷企用”或以委托经营方式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方面,《清单》提示要警惕扶贫资金违规使用和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在扶贫资金违规使用上,特别指出了骗取套取产业扶贫、扶贫培训资金;扶贫主管部门、乡镇村违规使用扶贫项目管理费、扶贫资金,用于违反八项规定的用途或设立“小金库”;从事扶贫工作的县乡村干部从扶贫工作中牟利等风险问题。
《清单》还指出在脱贫攻坚存在的风险隐患方面,要防范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方面,要警惕扶贫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不规范、扶贫效果不佳等风险。
据悉《清单》推出后,四川省各市(州)、县(市、区)扶贫工作主管部门将根据《清单》内容对目前扶贫审计工作进行对照检查,警惕扶贫领域风险,确保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