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28日下午,畅兴嘉陵江航运推介会在广元举行。此次推介会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广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嘉陵江现有的通航条件、港口集疏运设施和航运服务能力为水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航道方面,嘉陵江是我国最早实施梯级渠化开发建设的航道,嘉陵江川境段14级梯级枢纽全部建成并实现正常蓄水,全年可通行500吨级船舶,丰水期可通过1000吨级船舶,全江年通过能力达4000万吨。同时,全江已建立多级船闸联合调度机制,基本实现了航道信息互通共享、运输船舶高效过闸。
港口集疏运方面,嘉陵江沿线港口集疏运道路基本建成,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已成为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枢纽。广元港和腹地连接有5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实现了与成都经济区、川东北地区、陕南、陇南、川东地区的有效衔接,红岩作业区和张家坝作业区均规划了进港铁路专线;与南充港化工园区码头紧临的工业园区,园区与港口有双向4车道公路连接,进港专用公路、铁路已建成并直接进入工业园区。良好的港口集疏运条件,为铁水、公水、铁公水多式联运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川东北及甘肃、陕西长途大宗物资运输组织提供了新方案。
航运服务能力方面,嘉陵江沿线的广元港红岩作业区、南充港都京作业区、河西作业区化工园区专用码头、广安港新东门作业区等4个主要作业区,现有生产性泊位22个,多用途泊位12个,化工专用泊位8个,液货泊位1个,散货泊位1个,泊位靠泊能力为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船舶,港口年作业能力达83万标箱,可为腹地范围内的件散杂货、集装箱、液货等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嘉陵江流域拥有航运企业15家,共有货运船舶1400余艘,运力总吨达27万吨,为嘉陵江航运发展提供运力支撑。
嘉陵江航运发展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嘉陵江流经甘肃、陕西、四川、重庆四个省(市)。流域内石油、煤炭、铁矿等适水货物资源丰富。同时,沿江产业经济发展迅猛,规划建设产业园区26个,主要布局先进材料、新型建材、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据初步统计,目前嘉陵江沿江适水货物量已达3000万吨左右,待沿江产业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适水货源总量可达到5000万吨左右。
嘉陵江全江通航是全面落实国务院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嘉陵江的全江通畅将与沿江的铁路网、公路网共同构建起立体交通走廊,提高基础设施的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为川东北及甘肃、陕西地区长途大宗物资运输组织提供更优化的方案。经初步测算,广元至重庆港公路运输约490公里、240元/吨、即0.49元/吨公里,铁路运输约510公里、120元/吨、即0.23元/吨公里,水运广元至重庆港687公里、55元/吨、即0.08元/吨公里,水运运价是铁路运输价格的46%、公路运输价格的23%。沿江的煤炭、金属矿石等大宗货物通过嘉陵江运输,初步估算全年可直接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约1亿元,将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助力嘉陵江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嘉陵江全江通航将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嘉陵江由于航道等级提升、船舶吨位增大,水路运输单位运量燃料消耗低,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的运输方式。加快发展嘉陵江航运将引导中长运距的适水货物从公路、铁路转向水路,有利于缓解公路交通压力,有效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