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游仙首届“院坝问廉”进村 100村民辛辣提问村干部

2019-07-06 18:40: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村务公开显示,去年2月份,你们干部在开民主生活会时为每名党员发放了20元钱,共计520元,这笔钱是什么用途?”“去年11月支出的广播维修款,为什么是手写收据?”……

7月3日,游仙区街子镇王猛村敬老院院坝里,村四职干部们,正在接受一场特殊的“面试”。当天,由游仙区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区纪委监委推出的“阳光问廉”首次从“演播室”搬到院坝里,现场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过群众点对点发问、面对面监督,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现场,100名村民轮番发问。

“2018年6月支出的慰问费,被慰问人与会议记录决定慰问人员不符是怎么回事?”街子镇王猛村村民龚秀清向村干部提出质询。

“这确实是我们的工作失误,录入名单的时候把姓写错了,我们接受监督,今后一定会更加仔细,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王猛村村委会委员、文书杨兵说。

“这种现象,存在做假账的风险,按照《财政管理约法十章》第八条之规定,严禁做假账,编造虚假财务和统计报表,套取、骗取、冒领财政资金,违反财经纪律,有虚报冒领的嫌疑。”街子镇纪委书记张代利点评时说。

院坝会现场气氛激烈,秩序井然,“辣”味十足!群众直奔主题、犀利辣问,将一件件身边的大小问题全盘亮出,力求问清问题根源,问出责任所在,问得解决办法。

当天,从村务资金明细到垃圾清运管理,从低保政策到土地承包费,村民们共提出了12个问题,为村干部们开展了一场基层治理“大考”。回答结束后,由村党员和群众组成的问廉现场考评团,还对各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了考评打分。

面对群众们质询,村组相关干部们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承诺限时整改,并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切实解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漠视群众利益等问题。

同时,镇、区纪委将对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线索作进一步核实,综合研判,对存在的违纪问题将进行严肃处置,监督村支两委完成问题线索的整改。

“以前有很多问题找不到地方诉说,找不到地方解决,今天院坝问廉上我们把问题和疑惑一一提出来,并得到了村干部的解释,解开了我们的心结,我心里是非常满意的,”王猛村村民王仁菊说。

“开展直播游仙·院坝问廉工作,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基层干部作风的监督,也是创新的一种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的一种新方式。今天走进这里,只是这项活动的一个开始;今后我们将陆续地走进全区其他村镇,让监督都成为一种常态,让我们整个干部的作风更加的风清气正。”区纪委常委张忠琴告诉记者。为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扎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游仙区各乡镇(街道)持续开展“院坝问廉”活动。

记者了解到,直播游仙·院坝问廉工作是游仙区2019年作风建设“9+N”行动之一,与此同时,游仙区还开展营商环境提升、项目推进提效、工作落实“作风问诊”、“撑腰鼓劲正名”等专项行动,不断巩固和拓展“反四风破四小”作风建设年成果,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杜畅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宗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