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促进我国儿童神经康复事业发展,提升儿童多动症、语言障碍等神经疾病康复技术整体水平,推动儿童神经康复领域闭环康复模式的推广,由成都西南儿童医院、西南儿童康复医学研究院主办的“儿童神经闭环康复模式推广暨重复经颅磁康复技术升级发布会”于7月10日在成都举办,重复经颅磁的技术升级将助力儿童神经闭环康复模式的新发展。
儿童神经闭环康复模式将造福更多特殊患儿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目前0-6岁的残疾儿童约167.8万人,每年新增残疾儿童19.9万人。近几年,儿童神经类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儿童脑瘫、癫痫、孤独症、精神发育迟缓等部分患儿人群则需要终身康复,儿童康复工作的推进艰巨而迫切,进行新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与探索责任重大。
什么是儿童神经闭环康复模式?据介绍,“外周-中枢-外周”闭环康复模式是在传统康复治疗的手段上,通过对外周运动神经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加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重塑神经通路。而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外周-中枢-外周”闭环康复模式中一种最关键的中枢干预环节,相对于传统的经颅磁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优势明显。它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兴奋更多水平方向的神经元,还能够实现皮层功能区域性重建,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持续时间更长。主要适用于治疗中枢和外周神经功能等受损的疾病,如癫痫、脑瘫、孤独症、臂丛神经损伤、语言障碍、多动症、抽动症等。
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协会执行秘书长苏俊表示,西南儿童医院将目前先进的神经闭环康复模式应用于儿童神经疾病,并全面升级重复经颅磁康复技术,持续为儿童康复事业努力。后期协会将全力支持西南儿童医院康复技术的发展,从康复技术人才培训,康复技术水平提升等多方面帮助医院。
专家学术组成立,为技术升级提供专业保障
本次在儿童神经闭环康复模式推广的同时也会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进行全面升级。为了将儿童神经康复及重复经颅磁在康复领域技术的深度研究和临床应用充分结合,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特别成立临床应用组。会议现场宣布,该临床应用组组长为成都西南儿童医院名誉院长,原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神经学组委员及顾问付师亭教授;副组长为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科教院长谢昕;组员为纪烈琴、孟青、刘慧侦、黄翔、杜玉芳。此外,为保证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特聘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生物监测中心专家郑重教授为重复经颅磁儿童神经康复技术临床应用组专家顾问。
华西郑重教授与重复经颅磁高级工程师孙锐分别进行了《TMS在儿童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与《经颅磁刺激结合多部位联合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的专题讲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