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整治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中,达州市达川区教科局坚持构建自上而下、群众参与的教育体系,制度化常态化抓教育为教师“充电补钙”,确保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先学深学开展“头雁”教育
让整治有偿补课的思想自觉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仅在刚刚过去的6月,区教科局组织中小学校长、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注重理论宣讲针对性,讲清工作责任、注重理论研讨现实性,讲清工作目标、注重教育形式多样性,讲清工作方法,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杜绝“本领恐慌”和“知识折旧”,确保学校“一把手”与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同频共振、与区教科局同向发力。
夯基固本开展“清风”教育
各学校“一把手”带头走进课堂,一心一意抓教学,凝心聚力提质量。以课堂为主阵地,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可能潜藏的问题,着力解决好“教和学” “教和育”两个矛盾,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供第一手真实依据,确保“打铁自身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和“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利用学校党小组会、支部会、周前会、例会、暑假政治学习等,通过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强化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帮助解决“两眼一抹黑、无知无畏”,让教师明底线、知敬畏。组织开展自我剖析和相互提醒,帮助教师算好“成本账”,把正在进行、准备进行有偿补课的教师“喊醒、叫答应”,立即收手。
联动协同开展“家校”共育
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信,微信、QQ交流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家长双向配合关注孩子成长, 帮助纠正“升学是成长成才唯一标准”错误认识,让“行行出状元”成为普遍共识,把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成长的要求统一起来。采取在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问卷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群众对整治工作人人知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举报存在于身边的有偿补课行为。
邓小溪 郭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