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这些山里的‘桃李’经过耐心浇灌,认真培育,定会根深树直叶茂果味甜。”德阳市旌阳区孝泉中学老师刘洁说,支教,要对学生们用心,久了,你会发现舍不得他们。
2017年,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选派老师到凉山州越西县支教,身为共产党员的刘洁踊跃报名。9月份,刘洁来到越西二中初中部,教授两个初一班的英语课。她把教室当作在大凉山培植桃李的“沃土”,精心培育每一颗“幼苗”。面对班上英语基础较差的情况,刘洁从零开始,一点一滴,耐心教授。
“同学们很喜欢刘老师上课,现在,大家不仅掌握了学好英语的方法,还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初一四班的安琴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18年7月,刘洁在越西县支教满一年,本该回到孝泉中学的她,却因为舍不得山里的孩子,毅然向旌阳区教育局申请再支教两年,把孩子们带到初中毕业。9月,旌阳区委组织部在选派第二批援彝干部赴越西时,丈夫胡国德再次报名,三进凉山援彝支教。
胡国德来到越西二中初中部,被安排在与妻子刘洁执教的两个班教授物理,成为彝区支教夫妻档,共育“桃李”。
“我们这个年级共16个班,刘洁和胡国德两位支教老师担任了两个重点班的教学任务,用他们的教学理念,带动了全年级的学习成绩提升。”越西二中初中部年级组长谢永红说,刘老师还时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义务辅导,让课堂上没能跟上的同学,通过课下的学习,一同进步。
在离学校300米处的起居套间,刘洁利用周末在客厅给孩子辅导,中午还要给他们做饭。由于空间小,每次不超过10个人。
2019年5月19日星期天,胡国德与同事下乡后,刘洁给几名学生开起了英语“小灶”。中午时分,像往常一样她给学生们做起了饭。
刘洁张罗着给孩子们打一壶豆浆补充营养,通电后,豆浆机冒起了白烟,并发出异响,见情况不对,刘洁跑过去拔掉插头,此时,豆浆机的蒸汽喷出,烫在右脸上,导致面部三分之二被灼伤。
“刘老师,您被烫伤了。”几个懂事的孩子围在刘洁身边,不停地问。刘洁捂着脸忍着疼痛,“老师没事,出去买点药就行,你们吃了饭就各自回家啊。”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刘洁只能简单买了点药敷上。
第二天,刘洁忍着疼痛依然站在讲台上为孩子上课。学校和教育部门希望刘洁回德阳治疗,但她却说,“如果回德阳,胡国德再跟着回去照顾我,一走就是两个,孩子们的学习会被耽搁,我敷点药就行,没事。”
刘洁除了在学习上关心她的学生外,在生活上也特别照顾他们。有学生感冒病了,她会亲自带他们去医院,并且自掏腰包付医药钱;有学生错过了饭点,她就在300米外的“家”里给他们煮;有学生天冷穿得单薄,她就带他们去商店,比着个头挑着暖和的买。学生们都说,“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
“刘洁和胡国德夫妇是旌阳区选派到越西县的43名优秀支教老师之一,他们用爱心在越西支教的事迹,是旌阳区168名在越西的援彝干部和驻村队员学习的榜样。”旌阳区援彝前方指挥部指挥长、越西县委常委、副县长江小军说。
邱盛剑 曾才刚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