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人活城’──这是渠县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三大法宝。”在今天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分享了这个川东北百万人口大县的做法。
2018年,渠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粮食产量连续12年稳步增长。今年1—6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
聚力做大园区,多业态推动“以产兴城”
县域经济必须让产业“扛大旗”“挑大梁”,渠县一直坚持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双轮驱动”,精心培育智能制造、机械电子、服装服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首先优化园区定位,近年来渠县倾力打造省级经开区、竹浆纸产业园、电力产业园、建材产业园“一区三园”,投资26亿元的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已入驻“拉夏贝尔”等品牌服饰21家,成为川东最大的服装服饰产业基地,三年内将实现产值100亿元。二是注重规模品质。目前已引进中顺洁柔、广东温氏、华西希望等“500强”企业进园区,带动全县建成“5+N”特色产业基地100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590个。三是促进产城融合。依托省级经开区提档升位,推进东城新区扩容13平方公里,带动直接就业1.5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5000余人,常住人口达6万人,“产城一体”初具规模。
聚力做强县城,多维度推动“以城促产”
近年来渠县围绕建设“滨江名城·诗文渠县”,立足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抓好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全县编制完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规划,布局东城新区为产城一体示范区,推动产业、园区、生态环保“多规融合”;同步提升教育、医卫、康养等公共服务能力,吸引20余个企业总部回迁;着力构建高铁、高速、水运、通航立体交通格局;打造多彩的山、秀丽的水、宜居的城、厚重的文,目前渠县人均公园绿地达16平方米。
聚力做优环境,多形式推动“以人活城”
近年来渠县实施人才新政,柔性引进省内外博士专家60名,建成人才公寓1100套,连年开展“温暖回家路”大型招聘;渠县还设立1亿元工业发展基金,统筹解决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水电气运”价格保持全市最低;渠县出台工业强县16条、民营经济发展26条等30余个配套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有事马上办、无事不打扰。今年1—6月,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400家,返乡创业达7000余人,“大众创业”成为渠城新风尚。
下一步,渠县还将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产城人”向“人产城”转变,努力走在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高质量发展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