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书记先行——记工行达川支行第一书记卢先斌

2019-07-23 10:0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他叫卢先斌,原本是工商银行达川支行客户经理。2015年4月至今担任达州市达川区罐子镇峰顶山村第一书记,2018年4月至今兼任村支部书记。

“一个月了解村情社情,三个月时间知晓贫困户情况,半年时间熟悉户情,一至两年时间改善村上交通和基础设施,三至四年一定要让全村摘下贫困的‘帽子’,绝不让一位老百姓在扶贫路上‘掉队’”。翻开卢书记的驻村帮扶手册扉页,密密麻麻写满了一整张纸。这是卢先斌担任第一书记第一天许下的誓言。如今看着当年的愿望一一实现,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里的担子终于卸了下来,曾经开朗爱笑的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卢先斌(左二)开展扶贫工作

扎根群众当好老百姓的“贴心人”

“峰顶山村位于罐子镇的东北部,虽翻山越岭但距县城只有35公里,该村为合并村,有656户2651人,老人和留守儿童占70%以上,低保户136户,五保户11户,残疾人户47户,全村在家劳动力不足200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354人,无村集体经济收入,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低,小农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这是驻村后,卢先斌写在驻村工作日志上的一段总结。

来到峰顶山村后,卢先斌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独自一人走家串户,与群众拉家常、摆龙门阵,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撰写走访日记762篇,“民情记事”10590余条。唐家几口人,吴家老人得的什么病,谭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什么,无论提及到谁家,卢先斌总能滔滔不绝的说上半天,大家都清切的叫他“卢书记”,一股股暖流从他心底涌来,给了他工作的巨大动力。

不忘使命当好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要想富,先修路。卢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汇同村支两委经过详细规划,制定了两年内修好联社路,三年内修好连户路的远景规划。规划好了,项目、资金从何而来?卢书记通过联系区扶贫办、区交通局等争取到了项目补助资金,资金缺口怎么办?他放弃春节与家人团圆的时间,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给成功人士“拜年”,描绘村子发展规划,争取得到他们的资助,先后筹集到社会资金50余万元。为了节约成本,卢书记发动村民自己修路,几百个日日夜夜,卢先斌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和群众同吃同劳动,先后新建社道4.9公里、加宽村道4.8公里,修建连户路3.5公里,实现了全村、各社、各户通硬化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路修通了,卢书记开始思考怎样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峰顶山村地理环境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海拔差600多米,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在家村民基本是传统的种养殖。卢书记在最初两年的帮扶规划上,抓住了村民勤俭持家和吃苦耐劳精神,联系帮扶单位工行达州达川支行为村民和贫困户送种子、送鸡鸭苗等,待鸡鸭长大、农作物成熟后回购增加收入。这种做法在贫困户脱贫上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不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经多方考察和请教种植专家,确定建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种植柑桔“大雅一号”和青花椒。为了村民入股,卢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给整户外出人员打电话说明合作社发展规划,说服群众同意入股。全村目前共发展柑桔“大雅一号”550亩、青花椒1000余亩,两年后人均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卢书记和村支两委班子商议,以村委会旧办公室场地入股并筹资18万元,开办了村酒厂。酿酒成功后,他又独自走上了销酒的道路。每次回城都带上几壶酒,跑遍城里大大小小的餐饮店,推销村上自酿的高粱酒;与同事、朋友、家人聚会的时候,总是免费让大家品尝,通过亲朋好友的口耳相传,销路也就慢慢打开了。目前,酒厂年产酒8000余斤,实现销售收入20余万元,村集体的“钱袋子”也鼔了起来。

用心用情当好救危济困的“解忧人”

峰顶山村二社村民陈玉碧家遭受火灾,卢书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村民救火,事后积极组织帮扶单位开展募捐钱物送到陈玉碧手中。三社村民刘家碧,因病瘫痪在床,急需资金救治,卢书记在鼓励其开展自救的同时,一边为其向镇政府申请救助资金,一边通过社会捐赠平台募捐,共计筹措资金5万余元,及时进行治疗。五社村民程仕明,年近70,子女不在身边,在寒冷冬日的一个漆黑夜晚回家时摔在了悬崖下,卢书记忙完事务返回时听到微弱的“救命”声,及时将其送到了卫生院进行救治,并垫付了医疗费用方才离开。 

村民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不能匮乏。卢书记积极组织开展“爱心超市”活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五大活动”评选和脱贫攻坚“五家”评选等活动,良好的生活氛围在峰顶山村逐渐形成。为发展村民的娱乐活动,卢书记邀请区文工团到村开展文艺演出五场,组织放映农村和爱国教育题材电影六次。

“卢书记,贫困户都吃上了自来水,我们非贫困户为什么不能吃自来水?”村民刘东多次跑到村办公室向他“诉苦”。面对全村582户非贫困户要吃自来水的愿望,他和村支两委成员一起多次前往区上主管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312万元,解决了整村安全用水问题。望着清澈澄亮的自来水,老百姓总是拉着他的手夸个不停。

作为第一书记,卢先斌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帮扶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针对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现状,每年“六一”,他积极动员单位、身边的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具,给他们送去关怀;每年高考结束,卢书记挨家挨户关心村上每个高考学子,想方设法为困难大学生解决入学资金困难问题,先后为六名贫困生资助现金1.2万元,帮助办理助学贷款5人次,助其圆了大学梦。

卢先斌发扬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多年驻扎一线,用真心真情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用热心耐心解决好群众的困难疾苦,用实干苦干带领村民走上脱贫奔康路,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在党旗下的诺言。在达州市2017年“发挥金融合力 助推脱贫攻坚”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中,卢先斌荣获先进个人。

凌乾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