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城市,德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并于近日印发了《德阳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提出8个方面50条措施。
《方案》提出,2019年底主要指标和重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开办企业全流程办理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按项目分类控制在70、80、90、100个工作日内,在系统整合到位、数据共享充分的条件下,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一小时全流程即时办”目标,获得电力办理时限压减一半以上,整体营商环境大幅改善。
营造更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版)》,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的诚信政府建设机制,加大政府欠款清偿力度,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
营造更加支撑有力的金融环境──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方式,抓好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相关政策落实,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支持力度,同时督促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取消各类违规手续费并查处违规收费行为。
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贸易环境──落实企业注册地在德阳市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在申报政府产业发展资金、市场拓展补贴、技改项目资金及贷款贴息方面享受同等扶持政策。推动德阳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德阳推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和注册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同时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聚焦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探索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工作模式。推进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同时,优化水电气等市政公用服务。
营造更加宽松优越的税费环境──加强对教育、医疗、电信、金融、公证、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领域收费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清理和整治政府部门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乱收费行为。全面落实国家、省级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地以及物流成本,对国家规定收费标准有浮动幅度的涉企收费项目按标准下限执行。围绕中介服务、进出口环节、工程建设等涉企收费重点领域,开展坚决有力的专项治理行动。对接制定降低社保费率具体实施办法。
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大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强化商事案件司法保障,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投资者利益。
营造更加规范严明的监管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防止执法随意、标准不一等。
营造更加科学透明的政策环境──参照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做法,结合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常态化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快完善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查处回应制度。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