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1日,央视名牌栏目《经济半小时》以《大巴山里的“金山银山”》为题,大篇幅报道点赞了宣汉文旅扶贫工作。
节目就宣汉脱贫攻坚进行专题采访报道,记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报道宣汉县以文旅扶贫的方式,在巴山大峡谷地区启动景区建设,把土家山寨变为旅游景点,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基础设施的提升,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过上好日子的成功例子,充分肯定了宣汉县脱贫攻坚工作。
据了解,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前身为“宣汉百里峡”,地处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北部,距县城120公里,由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个土家族乡和樊哙镇组成,是全县最边远、最贫困的地区;景区是一个以地质地貌景观为核心,集多样性生物景观、水体景观、天气天象景观、土家风情和巴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山地峡谷型景区。
近年来,宣汉县坚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开发扶贫”战略,成功走出一条“以开发促产业助增收”的文旅扶贫新路。在宣汉县十二届四次党代会上,该县提出,实施开发扶贫战略,聚焦北部山区,推进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以旅游扶贫开发带动扶贫攻坚,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建设,巴山大峡谷文旅景区在全国率先规模化、制度化推行景区群众资源入股分红模式。通过系列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102个贫困村、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了可复制的样板,为消除返贫、永续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