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因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应好、系统集成特点突出等优点,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自贸通”金融服务作为四川省3个案例之一成功入选。
服务企业63家
累计发放“自贸贷”9400万元
自2017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要引擎。截至今年6月底,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46386户,注册资本(金)4463.19亿元。其中,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中小微企业异常活跃。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为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去年7月“自贸通”金融服务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式上线。该服务由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银行携手打造,以“政策性引导、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创新性地提出“自贸通”金融解决方案,切实服务外向型中小微企业。
据了解,“自贸通”由“自贸贷、自贸惠、自贸易”三部分组成,以“融资、降费、服务”三大支柱为核心。其中,融资方面,通过信息共享和专业评审机制,解决相关企业轻资产无抵押问题,中小微企业可实现便捷融资;降费方面,由成都银行对“自贸通”内企业合作协议有限期内减免国际结算费用;服务方面,为企业提供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免费为企业提供针对境外交易方的资信调查,此外还可提供综合金融咨询服务、境外金融服务等,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可能遇到的难题。
成都高新自贸办工作人员介绍,成都高新自贸办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盈创动力网站及APP等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面向区内外向型中小微企业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提升“自贸通”知晓度,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取服务。
据悉,截至2019年6月末,“自贸通”金融服务已为63家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20家外向型中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自贸贷”9400万元。“自贸通”企业累计进出口结算量达到1551万美元,预计累计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400余万元。
降低企业成本
改革试验成效突出
对中小微进出口企业而言,“自贸通”带来的便利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自贸通服务为我们降低了3%的融资成本。”成都五牛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行政总监洪琍敏告诉记者,企业在一笔500万的贷款额中,节省了近20万的利息及担保费。
这家外资企业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自动化设备、检测仪器、空调器等通用机械与仪器仪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进出口需求也进一步扩大。“自贸通除了提供融资方面的巨大优惠以外,国际结算手续费减免等优惠也给我们帮了大忙。”洪琍敏说,以往企业在办理国际结算时,每笔需要付几百元至一千元不等的手续费,通过“自贸通”服务成都银行对企业境外汇款手续费及电报费全部减免,为企业降低了财务成本。
“此次自贸通被商务部评为自贸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推广,印证了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成效突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成立以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累计探索形成近100个改革创新案例。其中,“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模式已向全国复制推广。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立足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效益化,全力推进改革试验任务。今年3月,西部首个涉外集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自贸区政务服务大厅在“中国—欧洲中心”2楼启用,通过空铁联运实现艾尔健首单1亿元医疗器械产品通关是中国西部首个通过空、铁两运实现医疗产品通关的案例。截至今年6月,成长贷、壮大贷、新创贷、园保贷等政策性产品累计为156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5.87亿元,帮助区内50余家企业获得各类风险投资超过35亿元。1—6月,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到位外资5.99亿美元,新设备案外资企业85家、增资备案外资企业15家,投资总额4.61亿美元、注册资本3.3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