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招呼!省生态环境厅直奔现场查水质

2019-08-15 15:05:00   四川观察

为深入推动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我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近日,生态环境厅厅长、党组书记于会文带队到成都市高新区检查绛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此次检查采取直奔现场的形式,突击检查高新东区多个点位,旨在持续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督促各地各部门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各项任务。

“三岔湖水质是几类?水位最小的时候是多少?能够灌溉多少面积?”检查组到三岔湖马鞍山了解空港新城规划及拟建污水处理厂情况,并向当地政府抛出一系列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听取了“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规划建设”、“实施东进战略”等具体情况汇报。

在高新东区三岔镇污水处理厂,检查组现场检查项目运行情况。“目前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调试好的有几座?”“平均一公里管网大概要花多少钱?”走进污水处理厂车间,检查组一边查看最近一个月的污水处理数据,一边询问高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据了解,高新区投入4.9亿元,在12个乡(镇)和集中居住区共新建18座污水处理设施,29公里污水收集管道,项目已于2019年2月底全面建成投入试运行,解决了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流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在空港新城9号再生水厂现场,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检查组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绛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工作汇报。高新区针对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启动绛溪河流域河道治理工作,全面推进河长制管理,开展“清河”、“控源截污”等行动。今年上半年绛溪河总磷同比下降53.4%,氨氮同比下降14.3%,水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水质改善比较明显,但仍需在联防联控上下功夫。”座谈会上,随行专家针对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对高新区管委会提出“流域治理需增加联动效应”“增加监测断面点”等建议。

于会文以绛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为例,针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提出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找准症结,坚持用监测数据说话;做到精准发力,出手见效;压紧压实责任,打通最后一公里;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五点要求。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