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个个人“碳账户”平台成都上线 走路也能赚钱?

2019-08-25 09:13:00   成都商报

碳账户

基于特定方法学,计算用户乘坐地铁、乘坐公交、步行、垃圾分类等绿色行为减少的碳排放,自动为用户生成减排记录,并计入个人“账户”中。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天府通、成都公交、成都地铁、成都大数据平台、青桔单车、曹操专车、四川航空、滴滴出行、星巴克、可口可乐、贝壳找房等平台。

碳交易

生态环境部起草《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并于今年4月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除了重点排放单位,其他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也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碳配额,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以此获得收益。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3.1亿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额约68亿元。

通过乘坐地铁、乘坐公交、步行等绿色行为,用减少个人碳排放量进行“积分”,并兑换为“实质商品”……这样的场景你或许不太陌生,但有可能你走的步数将存储在一个类似银行账户的账户里,甚至用作交易。

7月16日,“早点星球”环保积分平台携手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在成都试点开通了个人“碳账户”。这个被视为首个通过科学计量方式赋予公众低碳行为以实实在在价值的账户平台,不仅开启了非“碳圈”人士减排的新渠道,更让平民百姓对个人“碳账户”背后的市场产生强烈兴趣。

个人“碳账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为实现减少碳排放这一目标,不少国家都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虽然目前的碳市场参与方以企业为主,但个人碳账户被视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包括蚂蚁金服、北京环境交易所等国内企业和机构都已在布局个人碳金融。

“碳账户”量化了个人对环境、国家乃至地球的责任与贡献

个人专属“碳账户”上线

到底怎么玩?

周扬是朋友圈里知名的“低碳”族,地铁(公交)+共享单车是他主要的出行方式。“以前也参与过环保积分活动,比如每乘坐一次公交获得20环保积分,大约使用一周可兑换咖啡券。但换算成真金白银,你认为可能吗?”周扬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