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生力军!成都市成立38支市级应急社会救援队伍

2019-08-29 09:2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提高整体救援能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8月28日,成都市举行应急社会救援队伍授旗宣誓大会,标志着38支市级应急社会救援队伍正式成立。

授旗宣誓大会上,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宣读了《成都市应急委员会关于成都市应急社会救援力量整合的方案》,与会领导为来自安能集团、建工集团、环境集团等央企或市属国有企业的9支应急救援队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彭州中队、龙泉分队、温江分队等7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防震减灾蓝天救援队、四川山地救援队、驼峰通航公司等22支社会志愿者救援队伍集中授旗,组建成立的市级应急社会救援队伍进行了集体宣誓。

成都市副市长曹俊杰要求,全市应急社会救援队伍要认清形势,强化责任担当;发挥优势,加强应急准备;建强力量,提升救援能力;完善机制,落实保障措施。聚焦“全灾种、大应急”,开展社会应急力量技能比武,强化练兵备勤,练就高效精准救援的过硬本领,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长期以来,成都应急社会救援队伍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在灾害事故面前,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应对“8·20”强阵雨引发的灾情险情中,蓝天、雄鹰等5支社会救援队伍主动请战、参与救援,搜救受困群众30余人,安全转移群众350余人;时代星光、携恩科技、傲势科技出动无人机,第一时间探明了灾区险情;驼峰通航、金汇通航、豪芸空中救援队出动直升机飞行48架次,转运老弱病孕人员34人次,运送4.1吨食品药品等急需救灾物资;“水电气讯”等救援队翻山越岭,冒着山体滑坡、山洪的威胁,积极抢修管线,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一支民间救援力量,经过了11年的发展,今天终于有了‘正式编制’!”依托防震减灾蓝天救援队成立的成都应急锦江蓝天救援队队长芦飞说到,加入市级应急社会救援队伍体系后,有了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调配,将更利于队伍的成长和本身优势的发挥。“一方面是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在今后的救援中,根据队伍的优势和强项,也能更直接地投入到更多紧急、困难的救援中去。”

今年1月份,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坚持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首要任务,按照“两重点一辅助”的救援队伍建设总体要求,开展了对全市应急力量的调查摸底,不断推动应急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做到科学救援、精准救援、高效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了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虽然过去这些队伍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实现资源的统一整合、调度,也造成了救援力量分配的不均衡。”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负责人梁振朋介绍到,此次成立的38支市级应急社会救援队伍,涵盖了水、电、气、航空、无人机、大型机械、化工生产等多个领域,将进一步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推动建立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在全市加快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