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探索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是全国总社赋予四川省的一项重要改革试点任务,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的试点项目。9月3日,记者从四川省供销社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四川省农业农村专项小组的带领下,试点工作任务顺利通过全国供销总社验收。
这场新闻发布会有哪些重要信息?看这几个问题就明晰!
四川省供销社是什么性质?
省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武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四川省供销社全称是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的经济联合组织,是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的参公事业单位,负责组织指导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其性质现在明确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的职能和任务也从过去主要服务流通领域调整为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什么是“双线运行机制”?
即:构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
“双线运行机制”的开启时间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据了解,2017年6月,全国供销总社赋予四川省“探索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任务,这是全国唯一一个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的试点项目。
四川方面的试点成功对全国有何意义呢?
全国供销总社在相关批复中表示,四川探索出的可行路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化联合社治理机制、提高社有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加强联合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省试点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据介绍,通过专项试点,各级供销社双线运行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为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实现销售1310.37亿元、利润19.41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42%、37%。
具体来看,首先,以联合社机关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逐步形成。联合社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各级联合社机构和“三会”制度建设逐步加强,如甘孜州设立了供销社,峨眉山市新设立了供销社等。同时,社有资产监管机制不断健全,联合社层级联系不断密切。
其次,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快速构建。一是社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目前,全省县级以上社有企业经营服务涵盖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农产品流通、日用消费品连锁、冷链物流、农业会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合作金融、会计服务等多个领域。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巩固拓展。三是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初步形成。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全省供销社系统累计建成区域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2个,信息化改造基层经营服务网点4500个,组建区域性电商物流公司27家。116个县级供销社开展乡村电商物流配送业务,推进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四是新型农村综合服务稳步拓展。五是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四川消费扶贫网”建成投用成效显著。
然后,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组织网络不断完善。据介绍,我省实施新型基层社示范工程,采取社有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基层经营服务网点改造提升等多种形式发展新型基层社。通过全国供销总社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等多渠道予以扶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截至2018年底,发展基层社38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9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45家、农村资金互助组织65家、行业协会1159个,农村综合服务社22414个、庄稼医院1.2万个。基层社乡镇覆盖率达到89%。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