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这是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建成的下沉式音乐厅,这是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小型美术馆……” 9月5日上午,在成都市教育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成都市高新区社区发展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匡世联介绍着该区推进美育发展的成果:“截止今年8月,全区现有中小学75所,学生99067人,在编在岗教师5076人,其中美术、音乐教师653人。”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学校美育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人的全面培养、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出发,以“共育师生赏美能力,共建城市尚美氛围,共培社会育美净土”为目标,以“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为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高新区的成果只是成都市推进美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看成绩:艺术教育“全国有名、西部领头”
据成都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唐萍介绍,目前成都市中小学共配备音乐教师5934人、美术教师5940人,共计11874人,占全市中小学教师的8.2%;现有音乐专用教室2988间,美术专用教室2808间,达标率100%,其他艺术活动室2422间、艺术场馆600个,面积达328496平方米;全市所有学校均按国家课程要求开足开齐美育课,实现艺术教育城乡“满覆盖”。
在2016年全国第五届中小学艺术节展演活动中(每三年一届),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项目比赛荣获9个一等奖,占西部五省省会城市获奖总量的45%;2019年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成都市荣获12个一等奖,位于全国15个同等城市首位,进一步诠释了成都艺术教育“全国有名、西部领头”的成效格局。
看措施:强化系统规划 推进课程改革 优化师资队伍 构架活动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教育局结合全市美育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都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等纲领性文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工作全过程。
以课程构建促改革,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模式化路径,组织开发各种地方课程,编写《成都历史故事》等众多少儿读物,促进艺术课程的多元性和有效性;以教研科研促创新,以艺术评价促发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多元化、主题化及针对性的中小学生艺术测评。
加强师资配备,确保每年有增幅,满足一线艺术教育工作的需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赛促培组织各级各类比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建团代培,为艺术教师专业展示平台,在评优评奖时对艺术教师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每三年定期举办大、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文艺汇演,指导督促各区(市)县、中小学广泛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逐步完善市-区-校三级艺术展演体系。构建以“银杏艺术团”为高水平代表的中小学社团活动体系,全市学生艺术社团总数达11610个,同比增加960个。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体系,连续五年组织开展成都市中小学生川剧展演活动,培育65个市级校园川剧社团。
看规划:“先考专业技能,再参与公招文考”
据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市教育局将主动会同组织、人社、编办等部门,深入研究美育教师招聘办法,积极争取变“先参与公招、再考专业技能”为“先考专业技能,再参与公招文考”,不断扩大美育教师到高校直接招聘范围,将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川内重点艺术院校应届毕业学生纳入美育师资招聘对象,建立一个完备的人才保障机制,配强一支美育教师队伍。
此外,成都市教育局还将争取建立成都市学校美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成都美育基金,举办成都市学校美育年度发展论坛,促进学校和社会互联互动、协同推进,探索形成面向全体学生、把方向塑灵魂、既传承弘扬天府又兼收并蓄的学校美育改革新模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