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19“蓉漂人才荟”──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专场活动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作为成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及优质粮油、康养旅游产业的集聚区,崇州市组织50家企事业单位的268个岗位,不少岗位瞄准紧缺人才,为人才们提供正式事业单位编。
据悉,本次高端人才推介会有22家优秀企业参会,为广大高校人才提供170余个工作岗位,涵盖软件、大数据、机械自动化、生物医疗等多个热门领域专业岗位供高端求职者选择。另外,崇州市28家事业单位提供了95个岗位,聚焦崇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所需的紧缺人才。
随着成都市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脚步不断加速,“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成都创新创业,成为“蓉漂”大家族的一员。
此次专场活动,由科研院所行、校园行、城市行、产业园区行四个主题部分组成,通过“蓉漂”嘉年华、校园推介会、急需紧缺人才双选会等形式开展。
在校园推介会的现场,宜居宜业宜游的崇州城市形象随着宣传片的播放徐徐展开,不少大学生对于崇州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完善的配套体系、贴心的保障措施、兴旺的产业环境,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18级硕士周钰明瞄准了成都崇州的捷普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她热情洋溢的告诉记者她的家乡也在成都,感觉近几年成都崇州的经济发展的特别快,当地市委市政府还向引进人才提供了优渥的福利待遇。所以借此机会,她想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
与成都崇州教育系统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贾山三说:“选择成都崇州是因为这里的人文环境好,历史底蕴深厚,人才政策好,也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是一座很适合年轻人去拼搏和实现梦想的城市。对于未来她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她愿用身体力行在成都崇州教育行业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为了抓紧融入“崇漂”新时尚,崇州出台了史上含金量最足、惠及面最广、突破性最大的“崇聚英才20条”,从现金资助、双创扶持、安居保障等多个方面强力支持。我市设立了总额2.5亿的大数据创投基金、每年5000万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在崇落地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最高300万的启动扶持、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从落户、安居、贷款贴息、职称晋升、业务培训等不同渠道,给予人才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扶持,比如,新引进的博士能享受到总额21万的生活补助,在职取得硕博学历能得到最高3万的奖励。
同时,搭建好人才发展平台。崇州与北大、清华、成都电子科大等2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院士创新工作站等各级研发平台45个,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的体系、渠道畅通、齐全,为此,崇州成立了人才发展促进会,组建了“人才学院”,创办了崇州英才讲堂,是“中国青年博士联盟论坛”的永久会址,人才成长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此外,通过着力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崇州建立“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三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机制,定期开展交流座谈和走访慰问。建成人才家园、蓉漂驿站,为人才发展搭建集“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共享办公、沟通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空间。推行“蓉城人才绿卡”,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便捷就医、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出人才公寓“拎包住”、在外租房有补贴、首次购房有支持的“三选一”方案,让每位扎根崇州的人才,住得上房、安得了家。
强罡 刘馨月 颜娇